沒有屋頂的廢墟
龐貝施叔青[美國]
1
從那不勒斯搭火車抵達龐貝,已是日午,繡菱撐著一把大黑傘抵擋猛厲的陽光,日正當中,我們在沒有陰影的廢墟中遊走,她戴著古奇新出品的圓形大太陽眼鏡,我看不到她的眼睛。
威尼斯是個以遊客為主,少有人定居的城市,龐貝則是個沒有人居的廢墟。公元79年那次維蘇威火山爆發,熔漿吞噬了整個龐貝城,奪走兩萬人的性命,至今仍可看到當年的罹難者,被灌上石膏的屍體有的匍匐逃命,有的驚懼過度全身蜷曲,大難臨頭瞬間的反應,看得人冷汗涔涔。
龐貝是個沒有屋頂的廢墟,找不到一處遮蔭的所在。當年供人祭祀膜拜的神廟,而今隻剩下兩排斷裂的石柱,參差兀自對著晴空,火山爆發所引起的地震,震斷了一根根需要兩個大人才得以合抱的石柱,大自然的破壞力令我觸目驚心。
來到大街的十字路口,放眼望去,兩旁盡是傾圯或半倒的碳化石牆,殘磚破土,在正午的陽光下看起來尤其猙獰慘烈。
佇立在徒剩殘垣破牆的空城,我試著拚湊火山熔漿掩埋之前,龐貝古城的風貌,據統計,城中一共有一百三十間酒吧、四十個烘烤商、三十間妓女戶。
繞過一座紅磚新砌的拱頂,下麵是烤披薩的土灶,故意修複讓遊客一窺二千年前古法製作吧!店家後麵是貧富雜居的住宅區,憑著入口處鑲嵌畫辨識出“內有惡犬”的標誌,找到了悲劇詩人之家,不太好客的詩人。
城中最豪華的巨宅,共有四十個房間,從殘存的門廊、石雕,可看出昔日堂皇的規模,應該是當年豪華大廳,而今淪為空地的中央部位,一座青銅牧羊神銅雕矗立,它與廊柱間的青銅雕塑都是複製品,原作以及自這豪宅出土的精美鑲嵌畫、壁畫都被保存在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館。
偶然從傾圯的牆垣、柱頭,發現有些人家門牆殘存的壁畫遺跡,一抹朱砂,有名的龐貝紅,鮮豔的赭黃,礦物質顏料,至今顏色未褪,隻圖案殘缺不全。
撐著大黑傘戴墨鏡的繡菱,今天裝扮齊整,一如在錫耶納探尋她男友下落時塗脂抹粉,腳下二寸半的鞋跟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扭來絆去,她卻像被一股看不見的力量拉著,腳程飛快。
來到火山爆發前龐貝首富,一家兩兄弟的錢莊豪宅,入口處有一個勃起的陽具,一邊是一杆秤一袋錢,上麵繪飾水果,象征繁殖與富足。繡菱撫著頭,感覺到似曾相識,夢中人頭馬身的怪獸引領她來到這裏,開錢莊的兄弟好色,內室辟了一間維納斯房,牆上盡是淫猥的壁畫。
去年夏天,繡菱的女兒來到這座生殖器崇拜的城市。
高二暑假,女兒到洛杉磯找她表姐,偶然從一本旅遊雜誌讀到一篇童話式的報道:
距離龐貝八公裏的維蘇威火山,原本是個英俊青年的化身,愛上了一個美少女,他一邊呼出滾熱的氣體,一邊克製不住地衝過去向少女求愛。美麗的少女被他熱情如火的凝視烤得渾身滾燙,受不了,跳入海中冷卻,變成了卡普裏島。
火山情人眼看他愛的少女化身為卡普裏島,靜靜地躺在海中央,他卻接近不了,於是連續吐出橘紅色的熔漿,讓龐貝發抖。
繡菱的女兒興起了月光下,睡在維蘇威火山側坡做夢的向望。
2
來到空曠的廢墟城郊,看到幾處公共浴室,還有一個私人俱樂部的遺跡,供有錢有閑之士,健身運動後泡澡。
一個意大利的導遊說著口音很重的英語,向一群歐洲觀光客解說:
“浴池的水分別有冷、溫、熱三種,二千年前的三溫暖。洗完澡,毛孔大開,舒舒服服,全身暖乎乎的,下一個去處是哪裏?請跟我來!”
意大利導遊說著,曖昧地眨眨眼。我不由自主地跟在後頭,來到城市的盡頭,一個院落的遺跡,當中一口方形的古井。
“這一帶本來種滿棗樹、無花果樹,林木茂盛幽深,從外麵看會以為隻是一片樹林,其實裏頭大有文章,”意大利導遊咧咧嘴笑著:“龐貝城規模最大,生意最火紅的妓院就在這裏!”
他形容這銷金窟回廊穿梭,像迷宮一樣,聞香客辦完了事,必須由妓院保鏢帶領,否則會迷路,回不到街上。
“妓女們用這口方井來洗衣、洗澡,現在方井幹涸見底,地下水卻還在流個不停。”
我發現方井邊的水龍頭下濕了一大片。意大利導遊所言不虛。
距離方井約五十公尺處,矗立著一座雖然殘破,屋頂卻依然完好的磚屋,導遊站在低矮的門口,做了個手勢:
“溫柔鄉,紳士們請進。”
高大的歐洲觀光客彎下腰,魚貫穿過低矮狹窄洞穴一樣的門,我尾隨進屋,裏麵左右兩排小小的房間,一張張石床連著牆壁而建,床頭都有一隻石枕。
導遊在門外揚聲要大家注意僅可容二人之身的小房間,粗礫碳化的牆上,有些,蚯蚓似的黑色印跡,導遊解說,有一些是供客人點菜的菜單,一些是妓女服務的項目。嫖客付費的標準是看妓女的皮膚,肌膚雪白賽雪的最為上乘,索價最高,皮膚黑的最淫蕩,絕對物有所值。有的嫖客喜歡把老相好的妓女小名刻在石枕上。
觀光客走光了,我出去找繡菱,她背對著我在那口方形古井旁邊,大黑傘收起來當拐杖,仿佛不倚住它,她整個人會支持不住似地倒下去。
繡菱的女兒和表姐以及幾個美國年輕男女結伴,秉燭夜遊龐貝廢墟,那天正好是八月二十四日,維蘇威火山爆發的日子。
那晚月色極好,月光把幾個人的影子長長地投在石板路,繡菱的女兒臉頰依偎著碳化成礫土的牆,廝磨著,說有一種粗糙的快感。
一夥人來到距離妓院不遠的希臘式扇形露天劇場,沿山坡而建的劇場,可容納五千觀眾,座位分別從便宜的市民級、情人雙人座到貴價的貴賓席,還可見包廂的遺跡。想象入夜後,龐貝人按照財富身份披著不同款式顏色的外袍,足踏草鞋前來欣賞希臘戲劇,或羅馬的格鬥者不要命的表演,該是何等風情。
年輕人爬到舞台中央,對著曬著白色月光的劇場廢墟怪叫吹口哨,試驗古老劇場的音響效果是否依舊完好。繡菱的女兒掏出背包的鈴鼓,抓著紅緞帶子左右搖動,邊搖邊拍著肩膀跳舞轉圈圈。
下午他們到博物館,繡菱的女兒看到龐貝出土的一幅鑲嵌畫,畫上有三個吹笛、敲打鈴鼓、腳踏拍子的快樂的街頭藝人,她覺得那個鈴鼓樂師,圓圓的頭臉,可愛極了。
逛街時,她在一家工藝品店發現畫中的鈴鼓,還綁了漂亮的紅帶,她高興地買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