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武當山(2 / 2)

紫霄宮。

張三豐帶領眾人虔誠地給真武祖師上香敬拜後,宋遠橋率領一眾弟子逐個向張三豐磕頭行禮,呈上賀禮。

張三豐身形偉岸,麵容卻如孩童般年輕,白發飄逸,與身上的太極道袍相得益彰,透出超凡脫俗、宛若仙人的氣質,宛如從年畫中走出的神仙人物。

這些年來,在七位得意弟子的引領下,武當派蓬勃發展,日益繁榮昌盛。

武當七俠的聲名在江湖上越發響亮,已成為與嵩山少林派平起平坐的頂尖武林門派。

張三豐本人更是無需多言。他在二十七八歲時便踏入超一流高手之列,此後縱橫武林六十餘載,威震八方。

如今,他是武林中德高望重的泰山北鬥。

尤其是在五十歲左右,其武功臻至後天巔峰境界,達到五絕當年進無可進的極致高度。

然而,時光飛逝,四十餘個春秋轉瞬即逝,張三豐深感武當派根基尚淺,門派聲威幾乎全係於自己一身。

於是,這幾十年他陸續收了七個根骨絕佳的徒弟,分別是大徒弟宋遠橋、二徒弟俞蓮舟、三徒弟俞岱岩、四徒弟張鬆溪、五徒弟張翠山、六徒弟殷梨亭、七徒弟莫聲穀。

前幾年大徒弟宋遠橋的孩子宋青書出生後,張三豐更是欣喜,他知道即使自己有朝一日離世,武當派也會傳承有序、興旺昌盛。

“你們無需準備什麼壽禮,老道我已年屆九十,曆經風雨,世間諸物,已難動我心。爾等當以行走江湖、行俠仗義、多行善事為要,此等作為,勝過萬千禮物。”張三豐神色沉穩,對眾弟子的賀禮並無太多關注,僅視作弟子們的一片心意,便欣然收下。

“咱們師徒之間趕上老道的生日,坐在一起吃碗壽麵,說些江湖軼事豈不快哉,以後不用弄得這麼麻煩。我也清淨一些,你們也不要勞心勞力的給我辦壽宴,弄賀禮。”

在這七個徒弟中,尤以殷梨亭最為灑脫不羈。隻見他恭恭敬敬地說道:“師父放心,這些年來我等在江湖闖蕩,時刻銘記您的教誨,所行善事不勝枚舉,也積累了不少人緣。”

“嗯,你們大師兄確實做得很好。遙想當年,我八十歲大壽之際,遠橋竟然救了一個投井的寡婦,實乃難得。”張三豐生性豁達,言辭間帶有幾分調侃,但語氣沉穩,眾人不禁笑出聲來。

這是十年前宋遠橋身上發生的趣事,一日宋遠橋行走江湖,見一年輕婦人因為家庭不睦,便要投井自盡,幸得宋遠橋出手救下。

誰知這年輕的俏寡婦,見到宋遠橋相貌堂堂,一臉正氣,便心生愛慕,想要嫁給對方,嚇得宋遠橋落荒而逃。

大名鼎鼎的武當大俠,沒被江湖上的高手打敗,反被一個俏寡婦嚇得避退三舍,從而成了一個趣事。

張三豐接著又道:“爾等十年才行一善,天下人豈不心急如焚!”他這一番話,令在場眾人皆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