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滅佛 上(2 / 2)

當宋度站定後,一道青光自東方飛來,“老師!老師!弟子來了!”

不用問,來人必是那袁洪!

袁洪在陳九公身前降下,向陳九公拜道:“弟子袁洪來遲一步,萬望老師恕罪!”

陳九公微微點頭,指了指朱子真左邊,袁洪怔了怔,馬上反應過來,走到朱子真前麵站定。

寂靜無聲!

在這茫茫天地之間,眾人偷偷地看向陳九公,隻覺得老師(師伯)的身影是那麼孤寂。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自天上落下,“聽聞教主欲往長安行那滅佛之時,貧道不才,願供教主以驅馳!”

陳九公臉上終於露出笑容,大笑道:“有帝君在,此行必盡全功!”

以陳九公的身份,能說出這話,自然是對人莫大的褒獎看,但那人似乎很不高興,“教主莫不是忘了,貧道也是截教弟子。按輩分算,還算是教主師兄呢!”

陳九公仰天大笑,暢快地說道:“那就有勞師兄,與我往長安走上一遭了!”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點點玄光灑下,二人落在地上,一個是那北極鎮天蕩魔玄武天大帝申公豹,一個是姚少司的弟子季康。

“弟子季康,拜見師叔!”季康恭恭敬敬地向陳九公行大禮,跪在地上連拜九拜。

陳九公走過去。伸手將季康拉起,把一枚金丹塞在季康手中,“此乃太清聖人紫金爐中所出九轉金丹,有此丹在,必可三花聚頂!”

“弟……弟子,拜謝師伯!”握著九轉金丹,季康熱淚盈眶。這麼多年了,眼看著昔日一起拜入截教的兄弟一個個道行大進,自己還在玄仙上打轉。哪裏有顏麵和他們往來?今日要不是申公豹,季康或許還不會下界。

洪錦走上前去,拍了拍自己這位好兄弟的肩膀,將他拉到隊伍中。站在自己身邊。

見季康歸隊,陳九公有些悵然地和申公豹說:“自峨眉至光明山,出光明入金鼇,隻少了我那苦命的師弟!”

申公豹微微搖頭。正色道:“教主且寬心,姚師弟不會有事,想來就大機緣罷了。”申公豹為截教奔走多年。為截教複興立下汗馬功勞,複立截教後,陳九公引申公豹入教,申公豹甘心自降輩分,為截教三代弟子。按他的話說,能與教主同輩,實乃公豹之幸。陳九公念其對截教的赤膽忠心,稱其為師兄。

聽了申公豹的話,陳九公心中搖頭苦笑,他們不知道自己已不在天道之下的事,自然是不知道那天道以後再也不會給和自己親近之人什麼大機緣,不坑姚少司就不錯了。

雖然自己不在天道之下,但陳九公不希望截教不在天道之下,因為通天教主還是天道聖人,陳九公不希望天道拿通天教主做法。

這些話都不能與人說,陳九公一揮袍袖,振奮地說道:“即往長安,除滅人間佛教!”

說話間,陳九公袍袖連卷,朵朵青雲在其腳前凝聚,陳九公當先上了青雲,申公豹緊隨其後,然後是袁洪、朱子真……最後是宋度。青雲負著這些人,離了遼東,直往長安。

龍王出行,風雨相隨。聖人出行,又當如何?

今日不同往日,此次臨凡陳九公絲毫沒有掩飾,所過之處天空青光陣陣,霞光萬丈,紫氣橫空,漫天青蓮自空中散落。

青蓮落在大地上,化作青氣消散,但那青氣消散之處,方圓數裏之內的人,隱疾全消,惡疾盡去,無數百姓以為天神下凡,紛紛往青雲叩拜。

長安城中,一片縞素!

昨夜大唐天子李治駕崩,臨終前卻未留下遺命要何人繼位。雖說有太子,但先帝臨終遺命也甚是主要。太極殿內亂作一團,有人說當請太子登基,也有人說太子年幼,當請皇後娘娘垂簾聽政。一時間,皇宮中鬧做一團。

不想當夜,太子聚弘福寺、靈隱寺、白馬寺、金山寺、金光寺、少林寺……各佛門大派武僧與東宮。合太子六率兵馬,也攻玄武門。

此次宋度率兵奔赴遼東,抽調了玄武門部分精銳。在這之前,誰也沒想到以仁孝著稱的太子竟然會行此等不孝之事。眼看著玄武門被太子的人馬攻下,武當、峨眉、終南三派弟子趕至,聽說那名震大唐的彌天道君親自出手,持一把擎天巨尺,將佛門武僧殺得幹幹淨淨。又有皇後娘娘披甲登城,大義滅親,親手斬殺太子於玄武門上。後在文武百官見證之下,擁皇子李顯為帝,隻是李顯年幼尚在繈褓之中,百官才請素有賢後之稱的太後娘娘垂簾聽政。

而近日,太後娘娘懷抱少帝,率文武百官在太極殿前,恭迎截教教主聖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