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萬仙(1 / 2)

readx(); 自盤古開天辟地,先有龍、鳳、麒麟三大強者率鱗甲、飛禽、走獸三族稱霸洪荒。.後三族隱退,巫妖二族興起,分掌天地。

天數大勢,盛極必衰。巫妖二族雖強盛一時,最終也暫時退出洪荒舞台,隱於那北俱蘆洲之上。

而巫妖二族之後,人、闡、截、佛四教並立。可在四教之中,截教之勢最。鼎盛時金鼇島萬仙來朝,為洪荒第一大教。

封神一戰,截教被滅,隻剩下小貓兩三隻。當時雖有人都認為截教完了,沒有幾萬年別想恢複元氣,沒有幾百萬年別想與其他三教並立。而想重現昔曰榮光,就是一個元會也是不可能的。

可誰也沒想到的是,陳九公這個截教三代**橫空出世,以一人之力力壓四方,斬八方強者,滅各教能人,複立截教,重開金鼇島。

也不會有人想到,自西周至今,兩千多年,還不到三千年,截教又現萬仙來朝之相。

有人說現在的截教,多是陳九公晚輩**。還有一些是陳九公渡化的各家各派**,這些人入教時間較晚,修為有高有低,遠遠比不上當年的截教。

可當年通天教主執掌的截教,自通天教主教主之下,無一準聖,隻有八大大羅金仙。下麵**也是良莠不齊,各有好壞。

現在的截教,準聖有無當聖母、雲霄娘娘、巫之祁、燧木道人、盤庚老祖、盤王老祖、九寶道人,還有那已將九轉玄功煉到七轉,等同於準聖的袁洪。下麵**修為雖有高有低,甚至有些連仙道都未成。但這些人都是經層層選拔,才能留在截教的。

春秋之時,陳九公化身入秦,被秦王封為上仙,傳道於上仙宮。那時的秦國國力鼎盛,無數人入秦,更有無數心幕仙道之人拜於上仙宮。從那時起,陳九公就命在人間的幾個**取人間之良才為截教所用。

直至嬴政掌秦國時,陳九公雖早早就將上仙宮帶至北俱蘆洲。但那時,嬴政屠戮百家,陳九公在那些逃難到地仙界的各家各派**中,擇其優者渡入截教。

之後,在北俱蘆洲的一千多年裏,占據整個北俱蘆洲的截教不斷的從北俱蘆洲人族中挑選良才美玉引入門下。

經過兩千多年的艱苦發展,耗盡陳九公無數心血,截教終於又現昔曰萬仙來朝之相。

戰國時,晏子使楚,曾對楚國言他齊國人多,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截教萬仙齊出,是何等之相?

千萬裏青光閃爍,千萬道青氣縱橫,單看那一個個截教**,都是背背銀光閃閃的星辰劍,一排排一列列,煞是整齊。那一排排穿青色道袍的,是截教五代**,也就是陳九公的徒孫一輩。那幾排身穿黑色道袍的,是六代**。穿藍色道袍的,都是七代**。

晚輩**前行,空中仙樂盈空,珮環之聲不絕。後麵,八個青巾力士手扶青幡,青幡上垂下千千條青霞。

在後麵,是七香車中坐著無當聖母,八虎車坐著申公豹,青鸞輦中坐著雲霄娘娘。

三架車輦之後,隻見一輛寶車,造型奇古,長有三十丈,寬有十丈,通體呈七彩之色,非金非玉,在其中流轉,並不顯現出來。其上又有華蓋香雲,拉成幔帳初夏,瓔珞珠簾,珠玉叮當。隱隱向內看出,幔帳之中乃是一張雲床,並排能坐十來人。幔帳連忙,各有八個腳踏,方圓三尺,上麵站個一個個青衣童子。

在每個腳踏之前,各有一根碗口粗細的柱子,柱高五尺,其上雕刻著蓮花,蓮花上或是托著金燈,或是托著香爐,一邊幾對,十分對稱。幔帳前,有一張屏風,碧綠眼色,上麵刻有山川河流,大海波濤。幔帳後麵,也有屏風,似乎與前麵是一對,雕刻著山林鬆壑。

寶車在後,緩緩前行。隻見兩旁金燈燃起,被那光線一照,前後屏風就泛起柔和的光澤。上麵所雕刻的波濤海浪,山林鬆壑仿佛都活了起來,就隱隱聞得海濤澎湃,見得那樹影婆娑。

西方陣陣雲霞之上,同樣是坐在寶車中的女媧娘娘麵色有些難堪。同樣是聖人出行,看看自己這邊,再看看人家那排場。看看自己這車,再看看人家那車。這還沒動手,自己的氣勢就弱了陳九公一頭。

截教眾仙飛在陳留城上空,紛紛止住去勢,整齊的分在兩旁,讓後麵無當聖母、申公豹和雲霄娘娘的車輦先行。在三人車架通過兩旁人群,陳九公乘坐的寶車緩緩行來時,眾門人**簇擁著陳九公乘坐的寶車一起來在陳留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