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這光明山,本為西、北二洲相隔之處。西牛賀洲,在上古之時,就是貧瘠之處。而北俱蘆洲,因那玄龜屍首化汙,使得此洲被煞氣籠罩萬年之久。
一麵是貧瘠之所,一麵是汙穢之地,這光明山能有什麼好樣子?
千餘年前,陳九公初臨此山,山上的確是寸草不生。但這千萬年來,常年有星辰之力垂下,再有蒼甲真人施展秘法。
如今的光明山,不亞於地仙界任何一處仙山。
陳九公立在光明山最頂出,姚少司落後其半步。在一丈之外,眾弟子一字排開。
千年來,靈氣滿山,在這光明山主峰上竟然衍化出一處奇景。
隻見眼前一片三傾大小的羅幕,接天連地,其上有九霄祥雲、霓虹彩霞,可孕育瑞氣,冉冉而起,卻凝而不散,下有地脈靈氣湧上,穩重厚實,遇五行則成靈,循環不息,壯觀尚在其次,瑰麗自是難言。
這天地造就之景象卻是不多,陳九公往日無事之時,常將他那氤氳軒置於此處,浮生半日閑。
見陳九公怔怔地望著羅浮羅幕,一動不動,一言不發。姚少司上前一步,低聲道:“師兄!”
“嗯?”
“時辰差不多了,小弟率弟子們前往山前迎客,”
“嗯。”陳九公還是沒說什麼,隻是點了點頭,目光在那聚散循環的羅幕祥雲紅霞上。從未移動分毫。
姚少司揮揮手,示意眾弟子隨自己下山。一起往光明山山門而出。
今日正是截教立教的日子,更是光明山千年來最大的盛事。
待得姚少司帶著眾徒下了主峰,陳九公輕歎一聲,“師祖,成與不成,事在人為,九公盡力了。”說著,陳九公袍袖一卷。飄然而下,直奔羅浮洞前而去。
帶著眾門徒剛至半山腰處,姚少司隻聽得山頂傳下陣陣歌聲:“祖師生化見天開,碧遊宮內育多才。光明山上逍遙客,生死皆為截教仙。”
在光明山與光明國之間,正是當年陳九公從人間遷來的上仙宮。如今,在上仙宮四周。盡是無盡的草廬、殿宇,在這裏修煉的都是仲由、顏回他們的弟子,或是拜入光明山的百家子弟。這些人多屬光明山一脈的外門弟子,內門弟子皆居於光明山內。
今日,所有人聚集在光明山下,依次延山路而上。作為外門弟子。除非是這樣的時候,否則不可輕入光明山。
從光明山山門而入,隻見一個個身穿青色袍服的修士,皆步行往光明山上走去。鎮元子、盤庚、甚至是蒼甲真人都可以直接禦空在羅浮洞前降下。陳九公的弟子,無論是親傳。還是入門,雖不可禦空飛行。但可使用地行術上光明山主峰的羅浮洞。
但這些三代弟子、四代弟子不行,他們隻能一步步沿途而上,趕至羅浮洞前的廣場。
當日,玉帝收到洪金送來的玉符後,將截教複立之事詔告三界,今日無數散仙、修士,從四麵八方向光明山而來。
著周圍不是的就有數道流光滑過,一個個道家、釋家修士出現在光明山周圍,袁洪忙向姚少思道:“師叔,這些人都來幹什麼的?”
這些趕到光明山後,就停遠處,都不上前,顯然不是陳九公請來觀禮的。當然,就算請,陳九公也不會請這麼弱的。這裏麵許多人都是跟這師門長輩一起來的,大多都是天仙、地仙修為的。
“無他,好事者耳,隨他們去吧。”姚少思一句話就給這些人定性了,都是來熱鬧的。凡是有金仙修為的,自是可以入光明山觀禮,這些人在外麵,也就隨他們去了。反正一個個修為那麼低,要敢鬧事兒,不用山上強者出手,有巨靈神率領的十萬天兵就能他們收拾了。
聽姚少思此言,袁洪點了點頭,退後一步。
這是,隻聽得天上雷聲陣陣,姚少思哈哈一笑,“聞師弟來了!”
姚少思口中的聞師弟,就是金靈聖母門下弟子聞仲。這聞仲不但與陳九公、姚少思師兄弟有舊,更是與二人的老師趙公明關係不錯。當年也正是為了相助聞仲,趙公明才帶陳九公、姚少思出山至西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