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朱子墨自己形容的那樣,他大部分還是著眼在技術方麵。
比如,一開始的飛天——這個說白了,依然是吊威亞,表演的演員吊著飛起來,然後再表演出那種飄逸又柔美的身姿來,就像敦煌壁畫中享譽世界的飛天神女一樣。可鳥巢多大啊!一個人放在這種場景中,簡直渺小的不值一提。這也是為什麼表演的節目都是傾向於“集體塑形”的最重要原因。個人太渺小了,觀眾根本看不見你,你表演的再美有什麼用呢?
在這一環節,燈光師會將整個舞台,變成一片立體的、巨大的墨藍色星空,煙花灑落,五環被點亮,然後有透明的絲線將碩大的五環標記一頭吊起來,在整體視覺上,就像奧運五環在漂浮飛天一樣!與此同時,數名飛天舞者會在五環的周圍飛舞……
這麼一形容的話,是不是覺得畫麵感美爆了?
可事實卻是,他們模擬了一遍,總是覺得“飛天”這個構思非常的雞肋。
因為何謂夜空呢——就是黑漆漆一團,隻有明亮的五環清晰可見。
“人”本來就小的可以忽略不計了,大背景又是黑色的,趨光性注定了觀眾的注意力肯定會凝注在又大又亮的五環上,誰會注意到還有什麼飛天啊!
主創團隊還想過,讓舞者在身上綁一些燈泡啥的……可那樣看上去,飛天們簡直就好像螢火蟲了,別指望什麼飄逸美,不覺得好笑就夠可以了。
在這一環節上,朱子墨保留了“飛天”的創意,他給出了一個解決辦法。
這個在未來,是十分簡陋的一個小竅門。
那就是在舞衣的布料上做文章。
浸入一種特殊的溶液中,然後再用特殊光頻的燈光一打!衣料就會發出一種柔和的光來——這有點像是熒光粉,但這種溶液不會傷害人的肌膚,在光度上又比熒光粉顯眼、漂亮得多,還可以調配出簡單的色彩出來!
在這裏,朱子墨還附上了一個簡筆畫,是他一時興起,為“飛天”們設計的衣服。
寬袍廣袖,袖子和裙子都十分的長,然後層層疊疊,飄逸又充滿著仙氣,人物的發型也是那種高髻雲鬢,上麵纏繞著一些絲帶,顯然,這些也是浸過特殊溶液的,到時候會一起發光。
不是覺得人太小嗎?隻要將水袖和裙擺變得非常長,在視覺上,就會“大”起來了!
看到這裏,國師忍不住抬起頭來,看著朱子墨:“真有這種溶液?”
如果真有的話,隻要想想,就能知道夜空下發著光的飛天會有多美了!那才叫盈盈如仙、恰如天上宮闕呢!
“有啊!”朱子墨肯定的點了點頭,之後我會把配方交給工作人員,然後弄好了可以看看效果再決定。
國師點了點頭,繼續往下看。
在小女孩獨唱《歌唱祖國》的環節,其實是有些單調的。
你想啊,前麵後麵都是恢弘大氣的畫麵,中間卻隻有一個小女孩站在那裏唱歌,眼神稍微不好,都找不見人在哪兒。所以朱子墨在這一塊建議,要不要在空中綻放數朵牡丹,然後在中心最炫目的一朵純白牡丹花上,唱歌的小女孩站在那裏,歌聲響徹鳥巢。既能讓這一環節變得不再單調,又能借由牡丹怒放,來表達我國的盛世年華……
國師本來就對營造大場麵、潑撒濃墨重彩非常擅長,讀完這一段,腦海中馬上構思出了那個畫麵,的確是錦繡滿堂啊!
不過,他依然抬起頭問了朱子墨一句:“這個技術方麵,還有預算方麵?”
朱子墨微笑道:“你放心。”
得,國師繼續往下看。
看到中間表現水墨書法的那部分,朱子墨有更好的舞蹈創意。
看到稍後表現活字印刷術那部分,朱子墨覺得負責承托活字的演員們完全可以不必出現,保留那份神秘感。
看到再稍後表現中國傳統戲曲的那部分,朱子墨覺得,牽線木偶式的表演太無聊了,中國戲曲的臉譜多美啊!當然是真人上場才更加震撼!青衣眼尾勾描,舒展盈盈水袖,隻擺幾個pose,都是十分有韻味的美……
嗯,就是很多細節方麵的改變,當然,很多細節的改動,其實是牽涉到很多技術層麵的革新的。在這一層次,國師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可沮喪的,人家有技術就是可以任性,反正他們已經做到了技術允許之內的最好了。但除此之外的,就是觀念的革新了,人家稍微改了一點,整體效果就躍升了一個層次!尤其國師看到了好多張簡筆的概念圖,寥寥幾筆,他想表達的意思就已經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