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奧組委那邊說,總導演已經確定是國師了,在國師之下,一整個團隊也都是國內最頂尖的人才。
至於為什麼會讓國師做總導演,這裏麵有國師的地位因素,也有國師的確有國學素養、擅長營造這種大場麵的因素。當初選擇導演投票的時候,國師就比朱導演多了幾票,大部分人還是覺得朱導演年紀太小,“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什麼的,要知道國師經營多年,在“體製”內是十分能說得上話的。如果換成朱導演,他就算有再好的點子,指揮不動又能怎麼辦?
說到底,這是一場博弈。
能拿到總導演的資格,壓力是肯定有的,可如果把事辦得漂亮的話,獲得的好處也是數不勝數的。
所以國師那邊已經確定接下來了,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方案,然後抓緊時間彩排、編導。
至於朱導演這裏,奧組委這邊的意思是,希望他也能加入進來,提供一些技術支持還有創意什麼的……
作為副導演,他的時間安排就比較自由,可以晚一點再加入進來,奧組委這邊的態度也很誠懇,知道他還有一個電影在拍,所以並不要求他放下那邊,專心過來忙這邊。
整個導演組,加上朱子墨,一共有一位總導演和三位副總導演。國師負責縱覽全局,其餘兩位副總導演則專門負責編舞,再到朱子墨這裏,他的職責更偏重於“顧問”,統攬下麵的核心創意小組,並給出可實現性的建議——
時到如今,已經沒有人再懷疑朱導演在“技術”層麵的實力了,要知道,創意可以天馬行空,可最終還是要落實到技術上來,不然再好的創意,根本實現不了,或者最後效果太差、預算成本太高,都是徒勞無功的。有朱導演在,他說“行”,那就行,他說“不行”,那就一切推倒重來。
朱子墨聽完了來人的介紹,稍微沉吟了一會兒,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依舊是簽署了保密協議,並約定好,《爭鳴》拍完之後,就馬上進組。
……
說實話,成為副導演而不是總導演,朱子墨還覺得挺不錯的。
總導演聽起來倒是威風了,可壓力必然十分大。沒有讓他做這個出頭椽子實在太好了,他主要還是想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國家的第一次正式亮相更驚豔一點——能多驚豔就多驚豔!可如果他是總導演的話,就要分出一大部分精力來,用於“人事”的協調。
朱子墨這兩年拍電影,為什麼越來越順了?
就是因為他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班底,大部分人都已經用順手了,所以一心拍電影就行。但這個開幕式的主創團隊可不是一個成熟的團隊,而是集合全中國最頂尖的大師們,臨時組成的這麼一個團隊。
天才是最不好統帥的群體,因為人人自視甚高,沒有兩把刷子的話,你扯著嗓子吼得聲嘶力竭,人家拿你當傻逼,然後一片散沙,誰也不服誰,什麼事也別想幹好了。
那還隻是天才,這裏的人可不光是天才,還是早就在自己的領域登峰造極的大師們。
而且因為這是一件“政.治任務”,有不少人出身就非常硬了,相當一批是有文工團的“將.軍”軍銜的!哪怕朱導演有一些成績了,他們會服氣這麼個才二十多歲的小屁孩?
等著被架空吧!
所以,副導演對他來說,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進可攻,退可守,把頭疼的事交給德高望重的國師,他隻負責自己擅長的事,完美!
這邊商量定了,事兒就差不多辦完了,當天朱子墨就和沈平章一起回了橫店。
放風歸來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們也都集合了,雖然放假三天挺爽的,可人就是喜歡得隴望蜀、蹬著鼻子上臉,明明導演走的時候說了,放假時間少則三天,多則七天……結果卻偏偏卡在了最底線上,這真是讓人十分撼恨啊!
如果當初朱導演說的是“放假少則一天,多則三天”,估計這些人早就喜大普奔了。
這大概就是另一種表現形式的“相對論”了吧,哈哈。
反正朱導演看著他們那欲語還休的小眼神,那叫一個氣不打一處來——就你們還敢擺出這種被辜負了一樣的表情?你們好歹實打實的放了三天假,我們卻幹了三天活啊!
還來回飛機的折騰!就這樣還沒有叫苦叫累……再看看你們那滋潤的小臉兒,一邊拉仇恨一邊腹誹你們的導演,嗬嗬,等著穿小鞋吧!
於是,這些剛剛休了一個假,顯然有點跟不上節奏的演員們,當即就嚐試了一下什麼叫魔鬼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