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王,還有一個稱號是帝辛,古往今來唯一一個同時有兩種稱號的君主。
他的悲劇程度,說起來大概隻有秦始皇可以與之媲美了。或許還要猶有過之。
在史書中,帝辛的評價是——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才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深得其父帝乙歡心。
這位末代皇帝的事跡,都可以用來寫宮鬥宅鬥文了,因為他是他爹的次子,親哥哥微子啟是在母親做妾的時候生的,所以雖然是親兄弟,一個是妾生子,一個卻是妻生子……在曆史記載中,微子啟素有賢名,朋黨亦眾,幾與帝辛成抗衡之勢!
帝辛麵臨的□□麵是什麼呢?內憂外患。
一個看起來很強盛的帝國,然而卻早已經四分五裂,神權、王權之間,執政集團與反對集團之間,帝權與貴族之間,諸多鬥爭已積重難返,帝辛甚至根本無人可用。
外麵好幾撥敵人,打完這個,另外一個就要蠢蠢欲動……而在內部,一個微子啟,成天窺伺他的王位;然後君權和神權拉鋸,帝辛分外強勢,神棍們撼之不動,隻能投靠西岐,成為倒商主力——要知道,神棍估計是最會給人羅織罪名的群體了,“昏棄厥肆祀”、“弗敬上天”、“弗事上帝神祇,遺厥先宗廟弗祀”、“郊社不修、宗廟不享”,“慢慢鬼神”,帝辛的名聲就這麼臭了。
但帝辛最大的罪過,卻是他成了亡國之君,作為一個失敗者,怎麼可能不被新朝君主詆毀?
再到後世,更沒有人會管他做過什麼沒做過什麼了,一個亡國之君,“想當然耳”昏庸無道,“想當然耳”暴戾濫刑,想當然耳“殘害忠良”……
反正帝辛已是汙水坑,大家能想象到的千奇百怪的罪名都加諸帝辛身上已是習慣之舉,多潑一瓢汙水又有何妨?由此造就了“千年積毀”的商紂王。
朱子墨想要的故事,就是這樣建立在一個“悲情君主”之上的。
洪荒諸聖的最後一次博弈,以天下眾生為棋盤,所謂的王朝興替,對他們來說隻是一場遊戲的背景。
這次之後,洪荒諸聖就徹底退出曆史舞台了,“人道”大興,及至後來的諸子百家齊放,這個世界終歸徹底被人族掌控了。
在劇本設定中,帝辛雄才大略,他本來自信滿滿,覺得憑自己之能,一定可以對內興邦,威服海外!
然而,一股他根本不能抗拒的勢力突然找上了他,這個棋盤,他已不再是執棋的那隻手,而是被人操控的棋子。
憤怒,不甘,最後反過來給高高在上的聖人們挖了個坑。
最後,在摘星樓點火自焚,從始至終都在仰天長笑,終未屈服!
至於傳說中傾覆眾生的蘇妲己,在一開始的時候,是帝辛的最愛,然後九尾狐附身,他痛失所愛……
在《封神演義》中,帝辛被抹黑成了一個隻知道好色一點腦子都沒有的傻逼,整個故事那些聖人神仙才是主角,他不過是個死不自知的傀儡。但在朱子墨的改編中,“人”才是故事的主角,雖然沒有那些神仙的強力術法,但有著清晰堅定地頭腦,他們最終將這一群不可一世的聖人們,徹底驅逐出了以人為主導的世界。
封神之後,再無神戰!
這部電影,最後的名字被定為《人道》
朱子墨把劇本拿給沈平章看,沈平章看了足足有半天的功夫,才長舒一口氣,歎道:“好是好,可這個不好拍啊……”
命題太大,如果拍好了,自然振聾發聵,但如果拍不好,就會成為一場笑話。如今爛片三連彈剛剛打完,如果朱子墨再跟著湊熱鬧,到時候口誅筆伐,朱子墨說不定會吸引大部分的火力。
“要是好拍我還沒興趣了呢!人生最快樂的事,就是不斷挑戰,努力攀上更高峰!”朱子墨就跟被打了雞血一樣,亢奮的很!
頓了一下,他又雙眼迷離的說道:“這次影片,想要出演的男演員,都必須要練出一身特別漂亮的肌肉!我要拍出來那種特別原始的雄性荷爾蒙的感覺……當然不是要賣肉,就是一想想夏商周時期,卻穿得一個比一個嚴實,一個比一個華麗,我就覺得渾身不得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