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遙遠的匈奴王庭,狐鹿姑單於也聽聞了大漢內部發生的變故。
在他得知太子劉據即將登基稱帝,心中突然湧出一股說不出的興奮。
他很清楚,現在正是大漢最虛弱的時候,同時也是他們匈奴再次崛起的最佳時機。
於是,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命人把衛律和李陵盡快召回王庭。
對他來說,這兩人曾經都是大漢重用之人,對大漢的內部情況都了如指掌。
其中,自己最信任的謀士衛律當年就是皇帝寵臣李延年的摯友。
而李延年又是寵妃李夫人的哥哥,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弟弟。
因此,有著這層關係,衛律一定會對太子劉據的具體情況十分了解。
確定這一點,他的眼中閃爍著期待,率先向衛律詢問道:“丁靈王,本單於聽聞大漢的皇帝劉徹已經被丞相擄走,如今太子劉據即將登基。”
“你們曾經都是漢臣,本單於想問你們是否對這位太子的底細都有所了解?”
衛律和李陵對視一眼,臉上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畢竟,在他們眼睛裏,劉徹可是掌控著絕對權力的帝王,怎麼也不可能落到被其他人挾持的境地。
但看到狐鹿姑單於說得如此認真,他們也都相信此事絕非空穴來風。
他們也來不及揣測其中的原因,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特別是,衛律直接站出來,恭敬地回稟道:“大單於,據臣了解,太子劉據性格溫和謙讓,看上去甚至有些軟弱。而且他也從來沒有征戰過沙場,對周邊的情況應該都不了解。以臣推測,未來的大漢很可能會四分五裂。”
聽到此言一出,狐鹿姑單於的眼中瞬間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
此時,他仿佛已經預見到了匈奴未來的輝煌與榮耀。
於是,便迫不及待地打斷了衛律的話,繼續追問道:“那麼,他與大漢曆代帝王相比,又當如何?”
衛律沉默著思考了片刻,然後緩緩地搖了搖頭,回答道:“恐怕連劉徹的萬分之一都及不上。”
狐鹿姑單於聽後,對此卻有點難以置信。
畢竟,在他的眼裏,劉徹可是縱橫大漠,讓匈奴人都聞風喪膽的帝王。其挑選的大漢繼承人,一定也不會是一個昏庸膽小之輩。
他狐疑地轉頭看向旁邊的李陵,似乎是在征求對方的意見。
他很清楚李陵是李廣的孫子,曾經也是大漢皇帝劉徹的親隨,一定也和太子劉據有過密切的接觸。因此,李陵的評價應該會更有說服力。
他期待地等著李陵的答案。
而李陵卻輕輕地點了點頭,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複雜,回答道:
“丁靈王,說得完全沒有問題。大漢的太子確實十分軟弱,缺乏帝王應有的決斷和勇氣。”
“據臣所知,他更傾向於儒家的治國之道,性格上也過於溫和,根本無法掌控朝臣。大漢以後恐怕是危險了。”
狐鹿姑單於坐在王庭之上,聽到了兩人都這麼說,心中也來了信心。
此時,他已經預見到了大漢的衰亡和匈奴的崛起,那種強烈的渴望幾乎讓他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