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笑道:“想不到這麼多年過去了,徐大人還是這樣直言不諱,不過徐大人說的是,一切都是孤的不是,要是孤當時聽了你的話,可能也不會淪為亡國之君,孤今日飲下這杯,算是向你賠罪了!”
李煜又飲下一杯酒。
李煜的一幹舊臣紛紛上前給他敬酒,同時也說了很多讓他後悔莫及的話。李煜現在回想一下之前的所作所為的確是幼稚可笑的,他也覺得他活該有今日之遭遇,南唐亡國罪不在於大臣,全是李煜一手造成的。要是當初廣納忠言,少殺點忠臣,也不會釀成今日之禍。
隨後,李煜又命小周後周嘉敏跳舞助興。周嘉敏站在宴席的中央,翩翩起舞起來,她的風姿著實迷倒了在場的很多人。
李煜從主賓席上走了出來,站在宴席的中央,手就這樣背著,在那裏來回的走了幾圈。即興苦吟了一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吟完這首詞,南唐的舊臣興致全無,四周鴉雀無聲,賓客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杯子,眼淚奪眶而出。個別大臣甚至趴在桌案上嚎啕大哭起來。
李煜之弟李從善看著翩翩起舞的周嘉敏,又看了看傷心欲絕的李煜,內心深受感觸。
李從善深感同情道:“好一對才子佳人啊,要是六哥不當皇帝,他們很可能是世間最幸福的一對。蒼天啊,你真是不公啊,六哥這樣的好人,你也忍心這樣對待他。”
堂下南唐的那幫舊臣對李煜的這首詞評價很高,他們都對李煜的遭遇深感不平啊。
人群中的舊臣徐鉉,喃喃自語道:“天意啊,老主子你的這首詞足以讓你名留青史啊!你雖然不是個好皇帝,卻是個才情天子,你的這首詞定會成為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千百年以後,定會有後人為你喊冤抱屈,你的仁厚也當影響世人,這樣一來你在政治上的失意算不了什麼,老臣跟你一遭也值了。”
果然應了徐鉉的話,李煜的這首《虞美人》很快就不脛而走,傳遍了大宋的大江南北、千家萬戶。崇拜李煜的人越來越多,為李煜喊冤抱屈的人更是不計其數。甚至很多妓院、茶館的藝妓,說書的,他們都把李煜的這首詞收藏在自己的作品裏。藝妓們將李煜的這首詞譜上曲,然後在花街柳巷裏傳唱,說書的,快板的也將李煜的詞分成小段在人群中宣傳。一時間,李煜這個亡國之君便風靡全國,他的風騷甚至超過了他在金陵做皇帝那會。殊不知,緊隨而來的是李煜要麵臨著生命危險,要是這首詞傳到皇上耳朵裏,那還有好下場,大家都知道宋太宗趙匡義是一個多麼尖酸刻薄的人,為人心狠手辣,沒有半點慈悲之心,連他自己的兄長宋太祖都忍心殺害,可想而知,李煜這樣一個亡國之君,這樣一個外臣,焉能有好下場。
二、 命係七夕
皇帝宋太宗也很快聽到了李煜的這首新作。這首《虞美人》的問世,對李煜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宋太宗那樣小肚雞腸的人又怎麼會輕易放過他呢,就連在俸祿上都要克扣李煜的君主。李煜可算是惹禍上身了,宋太宗早就想把李煜一幹亡國之君除掉,永絕後患。可是一時間找不到誅殺他們的借口,但現在李煜主動撞在了宋太宗的刀口上,正合他意。宋太宗躲在禦書房裏麵反複的研究李煜的詞句,其中“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讓他更是對李煜有切齒的恨。當年的蜀漢後主劉禪故意裝瘋賣傻、樂不思蜀,最終才被晉武帝司馬炎獲釋有幸活了下來,今日的亡國之君李煜反而不知裝瘋賣傻,還故作聰明,寫下來一首首思念故國的詞句,皇帝哪能輕易就放過他。總之,李煜的詞在宋太宗眼裏無疑是一首首反詞,皇帝為了拔掉這顆眼中釘肉中刺,決定將其處死,以免以後給大宋的江山社稷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宋太宗恨李煜恨的咬牙,但是又不能公開下聖旨捉拿他,斬殺他,隻能暗中將他召進宮裏來再施計謀。
宋太宗差人到隴西公府傳旨,將李煜召至皇宮。趙匡義隻單獨召見了李煜,宋太宗設宴招待了李煜。宴席上隻有宋太宗和李煜兩個人,周圍隻有站崗的宮女。
宋太宗將李煜的那首名為《虞美人》的詞作呈現在李煜麵前,指著這首詞,麵對李煜質問道:“這首名為《虞美人》的詞作在民間更是廣為傳唱,經朕多番打聽,據說是隴西公你寫的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