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自白書,李衍之痛(1 / 2)

楊雄覺得他的故計重施很上道。

可剛遭一劫的穆敏,也同時猜測出了,他們可能會當即進攻皇宮的意項。

她與獨孤雁商量之後,分工合作,李景繼續在仕兵和百姓中建立威信,獨孤雁覺得是時候找上官警瑭談一談了,而穆敏則耍了一招奸計,將那些蜀軍的家屬,全讓人給請上了城樓。

這一計並不高明,曾經在一部影視劇中看到過,此時拈來一用,雖是借前人之計行事,可是隻要能夠擾亂敵軍軍心,管它是什麼招數又有什麼關係。

等到穆敏這方將人送上城樓,男男女老老小小,開始向蜀軍中又喊又哭起來後,獨孤雁也逼著上官敬瑭那老兒出了手,在蜀軍不知不覺之中,已有一股力量漸漸向他們營地的後方迂回了過去。

皇太後知曉這一切布署後,方是吐出了口大氣,“……有敏敏和獨孤大將軍在,我大燕皇朝,絕不會被李衍那亂臣賊子動搖得了……”

也不知道是穆敏與獨孤雁的作戰方略起到了作用,還是皇太後總罵李衍沒有資格繼承皇位那話,讓李氏皇族的祖先顯了靈。

從淩晨到太陽高掛,蜀軍軍中原本燥動的勢頭,突然就偃旗息鼓了,獨孤雁原以為是蜀軍又在故布疑雲,方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

可直到等至正午時分,等來的卻隻有李衍的單槍匹馬。

“……本王要麵見皇太後……”李衍在城下,冷冷的望著獨孤雁,“將軍難道不敢給本王開城門?”李衍冰冷的麵孔上,染滿了風塵,眉眼之疲憊,仿佛一整夜都沒有睡。

穆敏站在獨孤雁的旁邊,李衍卻始終沒有看她一眼。

可還記得昨夜,他對她……穆敏甩開不應該有的想法,這時就聽到獨孤雁沉聲道:“……迎壽王殿下入宮……”城門“嘎嘎”的在眾人麵前開啟,李衍身後隻跟著林海,就再無其他人。

李衍的膽量可真太大了……

穆敏唯恐有詐,建議獨孤雁,“……我還是讓人摸出去看一看才安心。”獨孤雁一直觀察著李衍的神色,除了比往日更冷之外,李衍俊美的容顏,一直繃得很僵硬,此時此刻,一副非見到皇太後不可的樣子。

也是看出李衍的不對勁,獨孤雁存了一絲僥幸之意……但願李衍突然的到訪,可以化解這一場兵禍,也還天下一個和平……

而遠從西京而來的北騎衛,在太皇太後得力老將程述的帶領下,已渡過天河,就紮營在京城五百裏之外的陰山地界,皇太後派去的探子,就在這日午後才得到消息。

可此時,李衍正麵見皇太後,二人正進行私談,根本不能打擾。

探子轉而將此消息報告給了獨孤雁,獨孤雁商量穆敏,“……太皇太後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看來……算來算去,我大燕還是有一場浩劫啊……”

可是李衍大軍駐紮在外,一時不進不退,獨孤雁又怎麼改揮軍陰山,隻敢讓探子每一個時辰、稟報一次興京北騎衛的消息。

而就在這時,西北李衍又一次大捷的消息傳進了京城,當報信哨衛從京城一穿而過時,才經厲了蜀軍圍城的百姓們,卻不知道應該喜還是憂。

以青葉書社的仕子們為首的有誌之仕,紛紛代表廣大民眾的意項,願意參加到保護大燕和平的隊伍之中,而穆敏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與這些人交流的代表。

一時間京城上下,都為保衛國家而努力著,因有穆敏從中調和,李景又隨著穆敏而為,有大燕皇帝作了表率,很快軍民一心,統一了一至對外的戰略政策。

等到穆敏與李景,帶著十幾位有誌謀仕回到宮裏時,李衍與皇太後竟然還沒有談判完。

獨孤雁道:“從早到晚蜀軍都沒有任何異動,壽王突然見太後娘娘,到底意欲何為?”穆敏也很想知道,等到李景將眾謀仕安頓好後,她與娥娥和獨孤雁一樣,都焦慮不安的等在偏殿裏。

而一直伺候著皇太後的李太監,也一直沒有出來,穆敏擔心,“不會是娘娘出了什麼事吧?”想到她有意擒賊先擒王,難道李衍也要故技重施。

按道理是不會的,畢竟這是皇宮大內,皇太後的殿堂四周全是頂尖的高手,李衍再敢亂來,也不可能不顧他自己的生命安全吧。

可是就怕個萬一……獨孤雁決定,“還得進去看看才能放心。”穆敏點頭隨行。

這時皇太後的宮殿裏,其實恰恰就是為穆敏而對峙著。

皇太後臉上的厭惡非常明顯,“既然你已經知道你的身世了,又怎麼敢來強奪哀家的女兒……”她鄙視李衍,“你這雜種也配!”李衍赫然怒起,身形一晃就來到了皇太後鳳座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