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神道(1 / 2)

時至年三十,外麵雪花飄飛,銀裝素裹,寒風淩厲,在白雲山的一處竹樓,隻見竹樓內溫暖如chūn,一身白sè華服的少年盤坐蒲團之上,此人正是潘浩。

潘浩靜坐其中,默默地看著丹田內的一朵白蓮,這朵白蓮花開十八瓣,jīng致聖潔,在丹田內緩緩地轉動,宛如實質。卻是白蓮真解第二層,二品白蓮台。

潘浩默然,果然,一旦進入先天期以後,自己就已經寸步難行,一種無力的感覺湧上心頭,很熟悉的感覺,跟前世很相似。

好在還有神道一途,這條路怎麼艱難自己也要走下去,這是自己長生的唯一希望了。

神道和仙道不同的是,仙道之路,在於吞吐天地靈氣,反哺自身,使得身體不停的進化,變得完美無暇,無垢無塵,仙肌道骨,感悟天道法則,追求逍遙天地,與天同壽。

而神道呢!神道重香火和信仰。收集天地生靈的信仰之力,來自生靈的崇拜和供奉,借助信仰的力量,感悟天道法則,凝聚神位,達到不死不滅的境界。

兩者可以說是不分上下,各有優劣,都是通往長生的道路。

……

並州有條大河,名為九江,源頭生於西南高原群山,猶如蜘蛛網一般貫穿整個並州大半個地區,其中就有經過白雲山,河水浩浩蕩蕩的東流而去,其中滋養了千千萬萬的生靈,在天河鎮的一條河流便是其中一條支流。

天河鎮因為這條河而慢慢的繁衍成為了附近的一大城鎮,傳說在很久以前,青玉城郡附近並沒有任何河流。連年缺水,稻田稀少,糧食短缺。遇到幹旱年代,甚至赤地千裏,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直到有一年,一條大河從天而降,橫穿青玉城郡而過,滋養了這一片大地,令這裏的人們擺脫了幹旱,養育了無數肥沃的田地,人們欣喜若狂,為了感謝上蒼賜予的河流,就命名為天河,並且每年十五都在河邊祭祀上天。

而天河鎮正是因為在河邊建立起鎮,起名為天河鎮,有銘記蒼天賞賜之意。

正月十五祭祀天河之rì,在河邊敲鑼打鼓的一派熱鬧非凡的場麵。由於往年的習俗,這一天現在已經成為全鎮最大的節rì。

在天河旁邊有座佛塔,散發著古拙和久遠的氣息,塔身有九重,在天河鎮也算是數一數二的高層建築,隻是這裏因為一場官案,被遺棄變得荒蕪,加上年久失修,灰塵和蜘蛛網滿布,梁木發出腐朽的氣息,已經沒有什麼人會來這裏了。

而今天在九重塔上卻有一個白sè的身影站在上麵,望著下麵的眾人。

潘浩站在高塔上默默的旁觀著,想要修神道就要神魂接受信仰之力,而信仰之力蘊含著大量的雜念,貿然吸收,隻會變得jīng神分裂、紊亂,最後被雜念侵蝕,消磨靈智,淪為傀儡。在西方神祗中有神火淬煉雜質,保證信仰之力的純淨,而東方則是神位淬煉和轉化。

潘浩卻兩者都沒有,這時候白蓮真解的作用變體現出來了,在達到先天期後,燃燒白蓮真氣產生出白蓮聖火,用於淬煉信仰和香火,這也是白蓮真解最奇異和核心的部分。

不過燃燒真氣有一個弊端,便是真氣倒退,消磨修為。想來前世沒有在神道上發展,也有不少這方麵的原因。畢竟在這個世界就算是失敗了,也不過區區幾個月的時間,還有就是,現在自己已經沒有辦法不走上這條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