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按兵不動(2 / 2)

而哥舒行文卻痛苦的發覺自己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沒有及時的擴大戰果。

哥舒行文出於謹慎,為了防止想象中的後方梅文俊可能的突襲,而放緩了進攻的節奏;再加上他並沒有對付神龍戰車這種新兵器的經驗,而是習慣的以為衝破了神龍戰車陣之後,就是傳統的撕裂敵軍戰陣、打垮敵軍士氣、千裏追殺的戰術模式,因而並沒有太過重視這一次的戰機,對於已經的突破寄予了過分的期望,而對於風雨軍的反擊能力卻估計不足。卻不料呼蘭鐵騎雖然躍過了神龍戰車,衝散了風雨軍的陣形,但是有神龍戰車橫擋在前麵的畢竟不是以往毫無屏蔽的原野。

被衝散的神龍戰車陣形,依然如同一道殘破的城垣,雖然無法阻擋呼蘭進攻的步伐,但也畢竟是遲滯了騎兵衝鋒的速度。

當然如果呼蘭的軍隊跟上的話,原本還是完全可以提前結束戰爭的,但是過分的謹慎使得哥舒行文沒有及時的命令後麵的軍隊全力跟上,使得呼蘭軍失去了一次大獲全勝的良機。依然有大批的呼蘭健兒遊離在神龍戰車的前麵,而衝入陣內的勇士更是被隨後來援的風雨軍憑借數量的優勢而團團圍住,陷入困境。

這些呼蘭健兒依仗著嫻熟的騎術,殺了進來,等待他們的是百裏錫指揮下的占據人數優勢的第二梯隊。大多數人被五六個風雨軍的戰士所圍攻,上挑人、下砍馬,被殺的狼狽不堪、防不勝防。很快風雨軍就重新占據了優勢。

而在朱大壽的調度下,神龍戰車又重新發揮了作用,呼蘭的主力再次被阻擋在外麵。錯失良機的呼蘭軍隻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戰友被單方麵的屠殺。

而另一方麵,聖龍軍也在這次大廝殺中精疲力竭,如果不是有神龍戰車的掩護,恐怕早就被呼蘭人壓向渭水,潰不成軍了。如今也是損傷慘重,無力反攻了。

戰場再次陷入了膠著狀態。

在一旁觀戰的洛信是急得兩腳直跳,眼看著這麽多將士在浴血奮戰,而自己和大批的騎兵卻在一邊閑著,真是讓這個好戰的家夥受不了,恨不得拿著刀逼秋裏下令進攻。

可惜,秋裏根本沒有理他。此時的秋裏正專心致誌的看著哥舒行文主力的動向。

“真是一支老狐狸,到現在還這麽沈得住氣!”

秋裏心中暗暗的想著。

和風雨軍始終沒有調動騎兵一樣,哥舒行文也至少保留了近七萬人的主力,更重要的是在錦州城讓秋裏記憶猶新的狂騎軍也遲遲未動。

秋裏的腦海中至今仍然可以清楚的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在狂騎軍的攻擊下,聖龍軍的反抗實在如同隔靴撓癢。秋裏親眼看見一個狂騎兵毫不費力的殺死了圍攻他的五名錦州守軍,兩個被一槍貫心,一個被戰刀劈成了兩半,一個被生生的踩死了,而最後一個竟然被活活的嚇死,而這個狂騎兵豪發無損,安然的撤退。

當時如果不是風雨在戰略上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狂騎兵又被困在了地域狹小、無法施展戰力的錦州城內,使得哥舒行文不願拿這些寶貴的兵力冒險,否則還真不知道要犧牲多少戰士呢。

即便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那些陷入城內的狂騎兵也依然有條不紊的退了出來,對於聖龍軍視若無睹。而遭輕視的一方也根本沒有能力給予有力的打擊。

這段情景給予當時在場的將領以很複雜的感受,從那個時候起,秋裏就一直在思考著如何解決這樣一支可怕的部隊。然而秋裏發覺偏偏現在情況更加糟糕,因為是開闊地帶的大軍決戰,更給予了這支令人不由自已的聯想到死神的軍隊發揮充分的殺傷力的機會。

也正是因為如此,秋裏始終都保持著強大的騎兵不動,決定賭一把,用自己設好的圈套來解決這些可怕的家夥。

贏的話就是全贏,輸的話就是全輸。

說句老實話,秋裏對於自己這個計劃並沒有太大的把握,不過身為風雨的死黨,他的賭性絕對不在風雨之下。

作者語:謝謝大家的討論,不過我想有些朋友搞錯了一點。我這裏的戰車並不是春秋所使用馬拉的戰車,而是宋朝李綱提倡的用以對付金兵的人推的戰車,在曆史上也確實很有效的對付了金國的騎兵。

另外其實這一章已經很清楚地說了,哥舒行文在戰略上也必須打敗風雨軍,因為風雨軍切斷了他和其他兩城的聯係,除非他不想要那兩座城了,否則必須和風雨軍決戰。這也很符合誰動打誰的原則──風雨軍先動了。

最後,本書中,神龍戰車的大規模使用是風雨軍的首創,而在錦州戰役中呼蘭軍已經成功的對付了小規模的神龍戰車陣,所以他發動傳統的騎兵衝鋒也是情理之中。當然,在後文中,我也會寫到呼蘭軍對付神龍戰車的幾種方法,供大家討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