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相煎何急(2 / 3)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在場的人都出神的聽著白飛雲的訴說,猶如身臨其境的回到了當年。這裏除了風雨和蕭劍秋外,都曾經經曆了那場廝殺;而風雨和蕭劍秋也因為種種關係,和那場風波息息相關。所以一時間,所有的人都靜了下來,默默的回味著白飛雲所說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詩。

所有的人都是出則統帥千軍萬馬,入則包攬國計民生的風雲人物,對於國家興衰、權力鬥爭都有著不同於一般人的感悟。

當年那場爭鬥確實給了各方勢力不小的打擊。從大處說,一大批優秀的人才無辜的死在了這場毫無意義的自相殘殺之中,嚴重削弱了各大集團的勢力和聖龍的國力;從小處說,在場的眾人都有不少的親朋好友在這個煙雨亭附近長眠,對於親人的悼念和對於仇人的痛恨使得聖龍的權力階層產生了無可彌補的裂痕。

這一切的代價都是如此的沉重,而這一切說到底不過是起源於原本如同兄弟手足般一同打下了江山的英雄的後輩之間,因為治國方針的不同意見而產生的。

這實在令人傷心。

風雨緩緩的收起了自己的劍,突然間覺得自己很累。

驚訝於自己突然得以死裏逃生的公孫展立刻向外倒退,和令狐潮、皇甫嵩、燕南天各自守住外圍四方;卓不凡、蕭劍秋和楚雨墨則呈現了猗角之勢在內層看住了風雨;在四大家族和高戰三人之間的是天下第一高手白飛雲。

雖然白飛雲收回了右掌之後,重新負手而立,仰天長望,似乎在追悼著當年的歲月,但是恐怕任何人都無法忽略這個天下第一高手的存在。

風雨更是歎了一口氣,雖然隻是第一次見麵,但是白飛雲卻像是自己多年的知己。如果白飛雲剛才不放開自己,講了這一段“同根相煎”的往事,也許自己真得會殺了公孫展或者與風雲世家聯手,搞得天翻地覆。而現在卻不得不承認白飛雲是贏家。

風雨此刻一點都沒有動手的意圖,從剛才白飛雲念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句詩起,風雨才最終決定了自己至少此刻還是和白飛雲合作為好。

他是一個愛國的人,但同時也是一個叛逆的人。所以當看見蕭劍秋等人從密道中出來的時候,風雨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索性拚個魚死網破,大家同歸於盡──“寧可我負天下,勿使天下負我”正是風雨當時心情的寫照。

而這一點卻是精心做出這樣安排的白飛雲所始料未及的。

但是白飛雲的放手也讓風雨吃了一驚,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詩更給予了風雨極大的觸動,而真正決定的是白飛雲眼中那種對於社稷的憂思。

對於曆史的博學,使得風雨很清楚蕭牆之禍的危害,無論如何要自己一手挑起內戰讓外敵有可乘之機、使聖龍有亡國之禍,是冷靜下來的風雨所做不到的。

的確,如果真的大家撕破臉確實沒有好處,隻會親痛仇快。聖龍帝國因為內亂而危在旦夕,各大勢力彼此削弱,讓別人坐收漁翁之利;風雨軍更是麵對著全軍覆滅的危險。

事實也是,從各大勢力終於找到風雨和風雲世家可能聯手的借口起,就決定了風雨的命運。白飛雲安排的這次會麵更是從戰略上掌控了全局,以風雨的聰明當然清楚至少此刻自己是根本沒有機會翻牌的。

姑且不論在這麼多高手虎視眈眈之下是否有機會逃跑;就算是逃跑了,唯一的選擇就是和風雲世家聯手,而在當今的形勢下,這隻會帶來更大的災難:戰火連天,異族侵入,甚至國破家亡、山河淪喪。到時候自己就是民族的罪人了。

另外,就算拋開大道理不講,從實際的利益上看:這也會使得他頭頂的救國救民的光環有可能徹底消失,成為引發戰爭的罪魁;在短時間內憑借救國大旗和英雄主義魅力招集起來的軍隊,將會因此而士氣大落;失去了正統政府支持的風雨軍將會引發忠於朝廷的將領與蔑視朝廷的將領之間的嚴重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