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作戰會議(1 / 2)

就在風雨擔憂涼、夏諸州的戰事時,“十日混亂”也沿著曆史的軌跡在運行。

秋裏默默的看著風雨軍的各位統領。

除了白虎軍的統領陳良因為受傷依舊在錦州、青龍軍的統領白起鎮守倫玉關外,碧蛇軍統領百裏錫、赤獅軍統領洛信、代理白虎軍的副統領朱大壽都來到了帥帳,此外還有一直不吭聲的魏廖。

可以說集合了風雨軍幾乎所有的軍事將領於一堂。風雨軍全軍二十五萬三千將士,在此共集結了二十萬,這還不代表正在趕來的耶律部族。

不過這僅僅代表的是一個數字。

由於風雨不在,使得這支軍隊並不像以前那樣毫無疑義的站在指揮官左右。

百裏錫是白起的部將,一向隻對風雨和白起信服;而朱大壽在加入風雨軍之前就已經是聖龍的高級軍官了,對於秋裏這個半年前不過是一名百夫長而且又生性好色的家夥,實在無法產生信服。

洛信雖然是和秋裏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但是這家夥是出了名的膽大包天,除了對風雨有些畏懼外(這家夥常常在惹火風雨後吃足了苦頭,產生了後天性反射),對誰都不買賬。即使是風雨對於一旦發了牛性子的洛信,也隻好退避三分。

最讓秋裏擔心的是魏廖,雖然這家夥到目前為止一直保持沈默,但是秋裏很清楚魏廖其實是風雨在軍政方麵放置的一隻眼睛。盡管到目前為止,秋裏有自信憑著自己和風雨這麽多年的交情還不至於產生危機,但是他實在沒有自信和正在掌握著越來越大的權力、越來越像一個梟雄的風雨之間,這段友情還能持續多久──不論是風雨這一方麵,還是自己這一方麵。

如今,雖然秋裏巧施妙計,奪取了大批呼蘭軍的戰馬,做出了欲圖強行攻城的態勢逼得延城守軍龜縮城中之後,大搖大擺的殺了進來。但是隨後令人目瞪口呆的是秋裏居然傳令各軍渡過渭河,背靠河流紮營。

如此一來,風雨軍就部署在了涼、延、夏三城的中心地帶,雖然背靠渭水,避免了背後延城的威脅,但是卻要麵臨涼、夏兩城的大軍壓境,而背後卻是河水阻路,深陷絕境,絕對是任何一個正統的指揮官所極力避免的境地。這引起了帳下諸將的反對,一時間風雨軍內部產生了重大分歧。

秋裏很清楚,如果今天不能說服這些將領的話,整個戰役也就不用打了。

“各位對我的安排還有什麽意見嗎?”

最終,秋裏還是打破了這個沈默。

“我有意見,”朱大壽首先站了出來,說道:“兵法雲:擺陣應該右側背靠山陵,以為依據;左側前麵為水,以為屏障。如今將軍反用背水陣對敵,自先絕境,是何道理?”

秋裏不屑的道:“兵法是用來活用的,不是拿來教條的。兵法上不是說過:陷於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嗎?我可不是那種隻知道安慰士兵不懂兵法的白癡。

首先,如今我軍急於求戰,如果一味攻城根本無法短期內奪取涼、夏諸州。隻有擺出這樣的陣勢,才會引誘哥舒行文來同我們進行主力決戰。

其次,我軍成立不久,大幅擴員,難免良莠不齊,風雨有不在軍中。隻有把大家置於死地,才能使人人各自為戰,拚死殺敵;如果置於生地,你們誰能保證自己的部屬不會臨陣脫逃?”

眾人一下子說不出話來,風雨軍成立時間太短,為了應付大量的戰爭,又抽調了大批青壯,使得軍隊的素質不能得到保證,以前在風雨的個人魅力和名將傳奇的激勵下,還能夠奮勇殺敵,如今風雨不在,即使這些高級將領之間都不能夠團結一致,更不用說整個而十萬大軍了。

過了一會,百裏錫方才發話道:“將軍如何肯定哥舒行文一定會來?如果哥舒行文堅守城池的話,我們不是浪費時間嗎?”

“他一定會來,也不能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