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林玉寒的腳下流滿了鮮血。
“林郎!”
隨著一聲嬌呼,一條倩影突然擋在林玉寒的身前,一雙哀怨的眼睛看著風雨。
風雨歎了一口氣,滿腔的怒火一下子消失了,剩下的隻是深深的疲累和頹喪,手中的劍也垂了下來。
這一刻,風雨方才明白盡管不願承認,但是自己的內心深處始終忘不了曉蘭,希望著有朝一日能夠和曉蘭破鏡重圓。
這也是自己為什麽會放棄一貫冷眼旁觀世界的作風,來爭名逐利的緣故。
但是讓風雨傷心的是,現在看來這已經不可能了。
曉蘭已經注定永遠的離開自己了,再怎麽爭鬥又有什麽用?突然間風雨有一點萬念俱灰,甚至興起了拋下這裏的一切,離群索居的念頭,
可惜就在這個時候,跟隨風雨來赴宴的衛兵在得知宮內發生變亂之後,已經將信號射了出去。
在府中的魏廖率領著五百親兵向大皇子的寢宮趕去,在城外的秋裏也開始了行動。
而與此同時,“卓不凡準備一網打盡異己分子,擁戴高戰稱帝”的謠言在城內城外迅速擴散,各類心懷叵測分子開始在城中發動了騷亂,城外的四大家族的軍隊也開始了調度。
這個時候,無論是風雨還是四大家族,當初為了自保而早在入城前所製定的應對變亂的方案紛紛開始啟動。
整個聖京城,猶如一串木偶,牽一發而動全身,
後世的史學家對此所作的評論是:卓不凡讓各路軍隊留在城外,無疑推遲了一場內戰。但問題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任何一個手握重兵的將領都不會放心自己和軍隊分離,所以必然事先部署了應急措施。
於是一旦城中有變,各方留守的將領就會紛紛開始行動。動亂的火苗迅速蔓延,整個聖京隨之處於一種無法控製的騷亂中。
大皇子在這個時候的宴席無疑是給野心家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各派勢力的頭麵人物紛紛前往參加,無法直接控製局勢;當變亂產生的時候,掌握軍隊的副手們無論是出於表達忠心的目的還是單純為了自保,隻要有一家開始行動,其他幾家也會產生連鎖反應。
而林玉寒和風雨之間的決鬥有意無意間成了引爆聖京城這個巨大火藥桶的導火索。
時代的巨輪開始轉動,以誰都無法阻擋的速度向前運行。在事後看來,所有的參與者和籌劃者其實都是這場遊戲的被動者,遊戲以它固有的規則繼續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