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軍共繳獲金幣七百萬,加上其它財物估計價值在三千萬左右;另外糧草輜重共有三萬萬擔,足夠供給我軍長達兩年半的補養。城中人口共計一百三十萬,其中原居民八十萬,被呼蘭抓來的奴隸有五十萬,能上戰場的壯丁總計六十萬。”
“這麽多!”
參加這次會議的將領們都驚呆了。
魏廖解釋道:“這次呼蘭人幫了我們大忙,他們從中原大批掠奪來的財務和努力都集中在這裏,由於戰事進展太快,掠奪的太多,超出了呼蘭人自己的運送能力,就全積壓在這裏了。主公眼下等於是得到了我聖龍帝國整個中原地區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財富。”
幸運的男人摸了摸下巴,笑著說道:“看來呼蘭人這次成了我們的運輸大隊長了。說起來呼蘭人也真夠愚蠢的,他們眼下正在兩線作戰,擺明沒有能力吞下整個神州,居然不懂得見好就收;還有四大家族現在也肯定是後悔不已,國難當頭,卻擁兵自保,不但天大的便宜被我們占去了,反而讓天下人察覺了他們虛偽的一麵。”
眾人倒是有了共同的反應──也難怪,天曉得居然出了你這號怪胎,用三千兵馬在一月之內就把天下防禦最堅固的城池給打下來了。
“狡猾的暴發戶”這個綽號從此流傳開了。
遲鈍的家夥並未察覺眾人的想法,自顧自的說道:“這些東西我們也不能坐吃山空,得想辦法合理運用才是。”
“啟稟主公,小人有一個建議:我們可以撥出一部分資金用來招攬各地流民前來開發荒地,同時也派部分軍隊參加屯田,這樣一來即可以增加軍費,又可以解決糧食的問題;此外我們還應該撥出大批資金前往各城鎮投資商業,即可以增加收入,還可以借此機會建立一個完善的偵訊網。”
說話的是一個肥胖的中年人,一臉奸商的模樣,當時誰也想不到,這個曾是呼蘭人委派的、被風雨俘虜的倫玉關財政官高鳳陽,日後居然成了掌握天下財權的朝廷重臣。
根據後來高鳳陽的自傳,當時城破之日,他看到一代雄傑風雨在戰場上馳騁的英姿,便認定風雨乃是未來的人中之龍,於是便向風雨獻策破了呼蘭人堅守的內城,從此便投效在風雨左右,建立了蓋世的功勳。
不過在日後帝國元帥、近衛軍統領歐仁的回憶錄中,當時風雨率兵攻入城內,遇見了這個手裏死抱著錢袋的奸商,即使當刀劍頂在脖子上的時候,也堅持著討價還價,在得到了一定的報酬之後才肯帶風雨從他自己挖的一條地道攻入了內城。
“這是一個貪圖錢財尤勝於生命的家夥。”
在風雨得出了一個眾人的常識之後,卻做了一個絕對稱不上正常的決定──任命他為自己的財政官。
事實卻是,在後世被稱為獵狗的魏廖的監督下,這個嗜財如命的奸商卻表現出了水準以上的理財能力和政治遠見,成了風雨身邊為數不多的非軍隊係的重臣,而在他死後赫然發覺這位以吝嗇而聞名的家夥居然在生前暗中捐助過無數貧困的孩子,更是令人無法對他做一個正確的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