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守義剛來到皇城,萬裏殺的人就要包圍了他,這時楊延玉趕來:退下!秦岩鬆(上一任萬裏殺盟主)從一旁走出來:楊將軍,這是皇上的意思。楊延玉:我有話要對他說。畢竟他是鎮國大將軍,岩鬆還是要給他麵子的,於是揮了揮手。
楊延玉對韓守義:對不起韓兄...歸順朝廷吧,讓神威弟子從燕雲撤回來,不僅能解了朝廷之圍,還能減少神威弟子的傷亡,其他事由我來與皇上交涉。韓守義笑道:謝楊兄美意,我今天之所以會來是念及你我是至交兄弟,何況當年在燕雲你於我有救命之恩,這是你我之事。但想要神威堡投降宋朝廷,絕不可能,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是我與宋朝廷之事。如今,兄弟有難處,我必舍命相助,以報當年之恩。說罷,拔劍自刎。楊延玉悲憤不已:韓兄!!韓兄...
燕雲大漠,韓致遠帶領一千五百名神威弟子去阻擊遼軍,屢屢破之,如一把利刃將遼軍一分為二,遼軍節節敗退,韓致遠一直攻殺到遼軍大營,才發現裏麵空無一人,剛想要撤退,突然伏兵四起,四門緊閉,遼國士兵箭如雨下,韓致遠的天刀營全數被圈殺在了遼軍的大營裏。
而神威堡前哨來報,西夏大軍、遼國大軍以及朝廷軍隊朝神威堡襲來,萬裏殺作為宋軍的先行部隊,來到了神威堡,岩鬆將韓守義的首級扔下,說了些勸降的話。楊雲雁見堡主已死,悲憤交加,當即下令全軍誓死抵抗。奈何寡不敵眾,三路大軍皆已殺入神威堡,楊雲雁則帶著剩餘十名弟子退守在軍鼓台,過了此處,便是神威堡的大殿,她不允許敵人踏進這裏一步,這是神威堡弟子們最後的尊嚴。
十名弟子憤喊著:誓死守護神威堡!!殺了上去,片刻便湮沒在敵人的衝鋒之中....等敵人蜂擁般的衝上軍鼓台時,楊雲雁開啟無雙模式,將一波又一波的敵人誅殺,三軍攻殺了十波,都沒能突破軍樂台一步,台前的屍體卻已是陳列了五六層,楊雲雁已是傷痕累累,血紅著眼睛:誓死,守護...神威堡!三軍不自覺的後退一步,是真的怕了,手中刀劍盾牌多做防禦之勢,仿佛他們才是被攻殺的一方。
遼軍總將領蕭撻凜下令三軍後撤,慢慢退出神威校場。而後換弓箭手上陣,一聲令下,漫天箭雨,楊雲雁身重數劍,彌留之際,她在心中悲傷地念道:對不起唐生,我不能等你了.....隨即旋轉手中長槍,狠狠的砸在地上,一動不動...
神威堡突然死一般的寂靜,大漠狂風在每個人的耳邊嘶喊著,三軍都在等一個瞬間,可楊雲雁卻遲遲不倒下...蕭撻凜見她已經閉上了眼睛,便下令三軍撤退。她至死,都沒讓敵人踏進神威正殿一步...
蕭撻凜當著萬裏殺盟主的麵,讓西夏統領撤出北宋,自己也回大營稟報蕭太後撤軍一事。宋軍將領見兩國如約而撤,便也撤退回了大宋邊境線內,岩鬆回到朝廷後將情況如實稟告宋真宗,真宗可算舒了口氣,封賞了楊延玉和秦岩鬆。
卻說蕭撻凜回大營之後,將神威堡已滅之事稟報蕭太後,蕭綽大喜,這塊長在大遼國土上長達十年之久的頑疾總算割除,蕭太後大賞蕭撻凜,並說: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誰能與我大遼相抗衡了!隨即決定禦駕親征,一舉殲滅宋朝。
另一邊,宋真宗屁股還沒坐熱,前線又傳來急報:遼國蕭太後禦駕親征,遼軍鐵騎一路南下,我軍節節敗退,現已突破太原,不出一日,便將抵達汴京北之門戶——澶州。聽到這消息,真宗差點從龍椅上跌了下來,火速下令召開朝廷緊急會議商榷退敵之事,大部分朝臣皆認為,此番遼國不守信用,背棄停戰協議,燕雲神威堡已滅,我軍又不敵遼軍,想必是不會再同意求和了,不如遷都南下。
真宗也認為如此,此時,天波府楊延玉請求出戰,真宗不允許,他是真宗的禁軍統領,最後一張底牌,不能如此輕易投入戰場。就在眾人決定南遷之時,一個異樣的聲音傳來:誰為陛下畫此策者,罪可誅也!眾臣朝聲音來處看去,此人是集賢殿大學士——寇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