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瓷都鄉下生活的童敏,一九九八年,由於沒有考上重點中學,選擇自己平時比較興趣的畫畫專業,學習家鄉的陶瓷藝術專業,進入市區的陶瓷工藝美術學院就讀。
秋天即將開學了,第一次離開從小生活十六年鄉村的童敏,坐車顛簸兩個多小時終於到縣城,第一次看到車來車往的大馬路,被這燈紅酒綠夜景、繁華喧囂的城市所吸引,猶如紅樓夢中的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眼花繚亂。
童敏的姨父呂國強是教育局的副局長,這是她第一次進城,爺爺擔心她走丟,在她出發時已經給姨父打電話,讓他到車站接童敏去學校。其實姨父年輕時也是在他們鄉下教書的,那時因為離得近,經常有來往,姨父跟姨媽會買很多很多禮物。因為他的出色教學,被破格調到縣城教育局,在鄉下交通不便,自從那以後,平時跟童敏家就很少往來了。
他騎著一輛老式的二八自行車到車站來接童敏,直接載她去了陶瓷美術學院報道。
童敏穿著一身鄉下的衣服:棕紅色的長褲,格子襯衫,打著兩個長辮子,皮膚黝黑黝黑的,腳上穿著一雙平時很舍不得穿的白布鞋。
剛進校門,門口的保衛員看到姨父與童敏的到來非常熱情的打招呼。因為保衛員老林在學校門崗工作多年,姨父是教育局工作人員,經常要跟著領導到學校視察工作,所以門崗認得他。
姨父直接把童敏帶到學校行政樓辦理入學手續,學校辦公室一看到姨父個個都起身跟他握手,也因此對童敏另眼相待。這過程大約四十五分鍾就辦完了,姨父緊接著帶童敏去女生宿舍區。到那裏後直接找生管老師安排宿舍床位。
姨父好像名人一樣,走到哪裏每個老師都認識他,也因此所有辦理手續非常順利。
生管老師邀請姨父坐下泡茶聊了一會兒,童敏坐在旁邊羞澀的聽著他們大人的聊天。姨父平時工作很忙,辦理好床位,姨父到校門口幫她買了許多生活用品:水桶臉盆、牙刷牙膏、杯子肥皂、衣架毛巾等,順便幫她購買一張IC電話卡,讓她有什麼事可以到路邊的電話亭撥打他的電話,讓童敏也可以拿著卡給家裏打電話報平安。
童敏就這樣順利的入學了,大部分宿舍都是空的,老師幫她安排到301宿舍,這宿舍有六張上下鋪的鐵架床共十二個床位,平均分兩邊排列一字排列。
他們比較人性化管理,隻會安排十二個女生住進來,不會具體指定你該住哪個床。因為她比較早到學校報名,老師讓她自己選床位住下就行了。童敏環顧一下四周,選擇靠窗位置的上鋪。生管老師走後,童敏打掃宿舍衛生。
宿舍窗外就是大馬路及繁華的夜市,晚上八點一個人躺在床上的童敏,聽著外麵自行車的鈴鐺響聲以及拖拉機、小車、貨車來來去去的喇叭聲。在鄉下生活的她,都是跟著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了十多年,第一次離開媽媽跟爺爺,有點想念自己的家人了!不由自主的哭了起來,此時此刻她非常想念媽媽,在家這個時候已經都睡了,她本想出去學校門口的電話亭給家裏電話,想想家人都休息了,就取消了念頭,她拿出書本看書,以解自己思念家人的愁。
第二天醒來,剛穿好衣服就聽到敲門聲,童敏開門一看,是一個跟自己打扮差不多的鄉下姑娘。她背著一個大的編織袋,手裏提著兩個大包。進門後很有禮貌的她跟童敏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