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很快開始了,即使是一開始提出抗議的人在知道抗議無效後也不想失去嚐試的機會,數考也是筆試,所以所有考生都進了學院裏麵,留下一眾家長在外麵翹首以待。
考生們進了學院按人數等分為十個考場,每個考場竟有百餘人,兩兩之間豎以隔板,每人一張桌子,桌子上放有一份文房四寶,其中宣紙兩張,一張試題,一張是答卷,但是試題用硯台押著,誰提前看就會被逐出考場。一聲鍾響,大家才開始答卷,而院裏正北方的大香爐也開始燃香作計時用。
逍遙取過試卷一看,第一題、百雞問題:今有雞翁一,值錢伍;雞母一,值錢三;雞鶵三,值錢一。凡百錢買雞百隻,問雞翁、母、鶵各幾何?
微微一笑信手答曰:雞翁四,值錢二十;雞母十八,值錢五十四;雞鶵七十八,值錢二十六;
又答:雞翁八,值錢四十;雞母十一,值錢三十三,雞鶵八十一,值錢二十七;
又答:雞翁十二,值錢六十;雞母四、值錢十二;雞鶵八十四,值錢二十八。
第二題:物不知其數: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二,五五數之三,七七數之二。問物幾何?答曰:三三數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數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數之剩二,置三十,並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減之,即得。凡三三數之剩一,則置七十,五五數之剩一,則置二十一,七七數之剩一,則置十五,即得。
第三題、穀束問題:上等穀三束,中等穀二束,下等穀一束共三十九鬥。上等穀二束,中等穀三束,下等穀一束,共三十四鬥。上等穀1束,中等穀二束,下等穀三束,共二十六鬥,求上、中、下三等穀每束各是幾鬥?答曰:上等穀每束九鬥二升五合,中等穀每束四鬥二升五合,下等穀每束二鬥七鬥五合。
第四題、及時梨果:九百九十九文錢,及時梨果買一千,一十一文梨九個,七枚果子四文錢。問:梨果多少價幾何?答曰:梨有六百五十七個,共八百零三文錢,果有三百四十三個,共一百九十六文錢。第五題、和尚分饅頭:一百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爭,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丁?答曰:大和尚二十五,小和尚七十五。
答完考卷,逍遙深吸一口氣,也不難嘛,逍遙心想,環顧四周,卻發現一個個都在抓耳撓腮,少有的一些神色輕鬆的也仍在伏案寫題,看到此處,逍遙不禁麵露得色,心中難掩一絲自豪,果然這些年的《九章》等書不是白看的,就在逍遙暗暗得意的時候,一聲怒斥將逍遙嚇了回來。
“四十九號!你東張西望什麼!再這樣我就請你出去。”監考官怒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