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變故(1 / 2)

良久,逍遙終於回到了客棧,去時剛剛日上梢頭,回來的時候卻已經繁星滿天。

“客官,您終於回來了,再不回來小店就要打烊了。”逍遙一回來掌櫃就趕緊上前打招呼。

“不好意思,有點事情耽擱了,讓你等這麼久。”逍遙趕緊道歉,環身一看,已經沒了客人,而且逍遙還發現連那個好像高深莫測的跑堂兒也不知道去哪了,但是逍遙並沒有多想,直接向樓上走去,因為已經不早了。

逍遙沒有吃飯,而是直接就在床上坐了起來,這麼多年下來逍遙早已沒了吃晚飯的習慣,家裏清貧,年幼時太貪吃,卻不知娘親總是將晚飯留給自己,後來自己長大了才發現心痛不已,於是逍遙每次都借口去地主家做工包飯而偷偷將晚飯留給娘親一個人,不同的角度,相同的愛。

逍遙沒有馬上入睡,雖然明天就是入學考,但是每日的修煉還是必要的,雖然也許這一晚上的修練並無法讓逍遙突破瓶頸,也無法讓逍遙在學術方麵更進一步,但是逍遙並不會因此而偷懶,這是逍遙多年來養成的習慣,赴京趕考是逍遙早就定下的目標,如何在人才濟濟的大唐中漸露頭角,那隻有比一般人更加努力,逍遙是很聰明但是還遠遠沒有自負到睥睨天下才子,這世上最恐怖的是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更努力,所以逍遙每天隻要有空就必會學習,無論逢年過節還是三九三伏,這個習慣都是雷打不動,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如果說這些奇遇給了逍遙另一片天地,那麼勤奮才是逍遙自信的資本。

逍遙的修煉是由內而外,所謂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武道之所以被先天桎梏就在於先修外功,讓外殼如鋼似鐵,失去了韌性,這樣如何能修煉那真正要鍛煉的一口氣?

而逍遙的修煉之法借鑒的就是道家的練氣,由內而外,但又不完全相同,道家是主修氣,當氣修煉到一定程度那肉身這個氣的容器自然而然會得到提升,但這個方法有優有劣,優點在於由於隻修內氣所以修煉的相當之快,隻要內氣足夠很容易突破瓶頸,但是缺點卻在於這樣修煉相對而言肉身極其孱弱,與同境界武者對戰基本輸多勝少,而近身之後更是被秒殺的那種,但是千百年來武道一途已無出路,因此修道者們也就並未在意這個問題。

而魯諾子提出的修煉之法卻在於內外兼修,在修煉內氣的同時兼顧外身,這個時候就要靠儒道的力量,儒家雖表麵習文,但是據魯諾子所說,那是外道,一個教派能在這種充滿著陰謀詭計的大國占據主導地位必定有著它超乎凡界的力量,低端的儒者自然孱弱無力,但是所謂的大儒各個卻有移山倒海之能,若是放在以前逍遙是萬萬不信的,但是經曆了這麼多逍遙也就毫無壓力的接受了這個設定,大儒的能力並不靠修煉而得,而是探索儒道,修那一口浩然正氣!傳說中的大儒夫子:我讓這山走,它不敢不走!我讓這海移,它不敢不移!所謂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如是而已。

逍遙修煉到了三更天,終於漸漸感覺到了倦意,於是就躺下真正就寢,新的一天真是讓人期待,想起向往的一中書院,又想起剛剛分別的少女玲瓏,逍遙帶著笑容如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