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烈王四年己酉(公元前372年)
孟子約生於此時。
周顯王十二年梁惠王十三年韓昭侯六年甲子(公元前357年)
孟子約十五歲,受業於子思門人。
周顯王十七年秦孝公十年己巳(公元前352年)
孟子約二十歲,欲休妻。
周顯王三十七年(公元前332年)
孟子在鄒,答鄒穆公問。
周顯王三十八年庚寅(公元前331年)
孟子居平陸。
周顯王三十九年辛卯(公元前330年)
孟子到任國,拜訪季任。
孟子在鄒,與屋廬子、曹交問答。
周顯王四十年齊威王二十八年壬辰(公元前329年)
孟子約四十三歲,首次至齊。
齊相儲子來見孟子。
周顯王四十一年齊威王二十九年宋君偃後元一年癸巳(公元前328年)
孟子與告子辯論。
孟子勸坻蛙向齊王進諫。
孟子與匡章交遊。
孟子離開齊國,前往宋國。
周顯王四十二年宋君偃後元二年甲午(公元前327年)
孟子至宋。
周顯王四十三年宋君偃後元三年乙未(公元前326年)
孟子在宋,與滕國世子相會。
孟子與宋人勾踐論遊說之道。
周顯王四十四年宋君偃後元四年秦惠文王十三年丙申(公元前325年)
孟子離開宋國,回到鄒。
周顯王四十五年梁惠王後元十一年丁酉(公元前324年)
孟子在鄒,滕文公派然友問喪禮。
孟子由鄒至滕,推行仁政。
周顯王四十六年梁惠王後元十二年齊威王三十四年戊戌(公元前323年)
孟子與農家陳相辯論。
周慎靚王一年魏後元十五年齊威王三十七年辛醜(公元前320年)
梁惠王"厚幣卑禮"招賢納士。
孟子見梁惠王,時約五十二歲。
孟子與周霄論出仕。
周慎靚王二年梁惠王後元十六年齊宣王一年壬寅(公元前319年)
孟子與公孫醜論短喪。
周慎靚王三年魏裏王一年齊宣王二年癸卯(公元前318年)
孟子約五十四歲,見梁裏王。
孟子在範遇齊王子。
孟子至齊,答齊宣王問。
孟子論"我四十不動心"。
周慎靚王五年燕王噲五年乙巳(公元前316年)
孟子出吊滕文公。
周慎靚王六年楚懷王十四年魯平公十年齊宣王五年丙午(公元前315年)
魯平公欲見孟子。
孟子返回齊國,與充虞論葬母。
齊宣王問孟子伐燕。
周赧王三年齊宣王八年楚懷王十七年己酉(公元前312年)
燕人叛齊,齊宣王說"吾甚慚於孟子"。
孟子論"臣視君如寇讎"。
孟子與淳於髡辯論。
孟子約六十歲,辭官離開齊國。
孟子遇宋桎於石丘。
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
秦伐義渠、丹、黎。
楚庶章率師會魏。
惠施、張儀卒。
孟子六十二歲,回鄒講學著書立說。
周赧王二十五年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約編撰於此時。
周赧王二十六年壬申(公元前289年)
孟子約卒於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