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星宗裏小敗類(1 / 2)

九華山,位於徽州省池市境內,原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和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並稱為佛教四大名山。如今亦是旅遊勝地,一年四季香客頻繁,香火不斷。主峰十王峰,更是被譽為“東南第一峰”,乃是乾隆帝金口親賜之名。

十王峰下東去裏許,那是一處天坑,但那天坑終年煙霧繚繞,很是稀奇,但最是稀奇的卻是但從沒人下去過。不是不敢,而是但凡有人心生此念,靠近天坑口百米時就會突然想起一件對於自己重要到火燒屁股的事,然後轉身離去。每每如是,無一例外。

若是你能看透這較為濃密的煙霧,定然會吃驚的咬到舌頭,隻見那天坑中好一番仙人景象,蒼山仙鶴迎風而唳,那龐大的仿若西天如來佛祖肩頭那隻大鵬鳥一般的大雕扶搖直上九霄。渾身燦若黃金的猛虎立於山頭俯視自己的領地,不時發出震天的虎吼,提醒著別人不要妄想侵犯。各種珍稀的靈藥長滿了大片山頭,不時有仙鹿蹦躂著跑來,偷偷的叼起一顆朱果揚長而去。山澗的一汪清澈但深不見底的寒潭裏,尺許長的白魚在水麵往來蹦跳,激起點點漣漪,仔細聽,似乎若有如無的能聽到聲聲龍吟,那蒼老悲涼的聲音仿佛穿越了幾個世紀一般在你耳邊回響。天坑正中,則是一幢雕梁畫棟,常年仙氣繚繞的牌坊,牌坊上有仿佛上古神人劈鑿的三個氣勢恢宏的大字----天星宗,這便是天星宗的山門所在了。場景太過恢弘,甚至會讓人忘記一件事情,這天坑目測不過裏許方圓,眼前這麼大的一片仙府之土卻又是如何裝進去的呢?

一個身影遠遠的像隻大猿猴一般的飛快的蹦跳而來,待到靠近一看,我的老天,隻見那人胡亂的套著一件道袍,頭上的道髻歪歪斜斜,亂稻草垛子般佌出幾縷頭發,哪像個修道人,分明一副市井丐幫弟子形象。此人正是陸天,隻見他手裏拿著一隻烤的流油的不知什麼動物的腿一通狂啃,空閑的那隻手不停的在身上抓撓著,嘴裏卻含糊的罵罵咧咧:“媽的,這破道袍放了多少年了,洗了三遍穿著還是癢,怕不是開派祖師爺飛升前留下的罷。”

他將那條烤啥玩意的腿上最後一絲肉給啃了下來,又意猶未盡的將整根骨頭舔了一遍,這才遠遠的丟了出去,嘴裏滿意的說道:“唉,還是烤肉吃的香,天天吃那小菜炒小菜,豆腐煮豆腐,吃的小爺嘴裏都快淡出鳥來了,老牛鼻子管的那麼嚴,害的我想吃頓煙火食還得跑到山門外來,唉,誰讓我輩分低呢,是個人都能在小爺臉上掐一下,奈何,奈何。”陸天很是自怨自艾了一陣子,雙手在道袍下擺胡亂的擦拭了一下,一屁股坐在地上,雙臂架在腦後躺下,準備好好睡上一覺,消消食。

忽然,隻見得他左邊空氣一陣的蕩漾,一塊閃爍著紅光的水晶晶片在虛空中顯出形來,陸天側過腦袋一看,嘴裏又罵開了:“媽的,又沒元力了。”也不見他有何動作,隻是懶洋洋的對著天空喊道:“師叔哎,玄字200號陣基快沒元力咯。過來換喔。”原本看他這有氣無力的樣,說出話的其實估計連幾米開外就已經聽不清他在說什麼了,但是他在說話上夾雜了些許真氣,那聲勢可就大不相同了,頓時猶如那洪鍾被狠擊下一般發出驚天震地的聲響,隻見那滾滾的音浪瞬息間湧出上千米,所過之處,各類飛禽走獸都被震翻在地,發出痛苦的嘶鳴聲。

空氣一陣波動,一個身著青灰色棉布道袍的年輕人撕破虛空踏空而來,見那年輕人麵若冠玉,唇紅齒白,看麵相絕對不過二十掛零,但是他的下巴上卻蓄著尺許長的胡須,顯得很有違和感。他先是四處掃視了一遍,眼中自動過濾了倒在地上像條被抽了脊梁骨的癩皮狗一般的陸天,雙手先是緩緩舉起,然後重重的壓下,一股股青色的真元力狂飆而出,原本倒地不起痛苦不堪的動物紛紛恢複正常。這一手“春風化雨”治療上千動物的本事就足以顯出這年輕道士的修為高絕,遠非常人能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