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人做天看(2 / 2)

熊子勝想想也是,如今楚國各地難民無數,戰火燎原,要找一個人如大海撈針。隻得暫且作罷,同時,安排文種派人多方打聽範蠡下落。

“公子,如今楚國各地紛紛響應大王詔令,共同抗吳,公子孤身懸於雲夢澤,早晚必被闔閭細作發現,而那闔閭善刺殺之謀,為公子身家安危,臣請公子從軍中招募精壯忠勇之士以擴充衛隊。另需整軍備戰,抽調精壯組建一支令行禁止的隊伍,時機一到,公子便可率東進掃平吳寇。”

熊子勝也知道,楚王這邊已經無大礙,如今就是想法在吳師撤出楚國期間撈一筆,以便未來應對慢慢強大起來的吳國。同時,槍杆子裏出政權的道理,他也明白。

思慮片刻,遂決定舉行比武取士,加強忠於自己的衛隊,整編軍隊。

“如今各種物質統計的如何了?”

“回公子,臣已統計完畢,雲夢澤內現共有士兵一萬一千人,子西將軍在出郢都之時為了擺脫吳軍糾纏,將郢都內五千馬匹都帶了出來,大王北上之時帶走了千餘匹,其餘都留給了公子。今還剩三千八百匹。弓弩四千餘張,箭失一萬,劍二千柄,矛三千柄,戈兩千八百柄,鎧甲三千套,戰車十輛。”

“少禽辛苦了!”熊子勝見到文種布滿血絲的雙眼,精神疲倦,似乎清瘦了不少,抱拳朝文種作了一禮。

“公子不可,公子不可!”文種急忙讓到一旁,不敢受禮,卻被熊子勝一把拽住,展袖抱拳一揖。

“少禽勿要推辭,這一禮乃是我代楚國黎民謝過少禽的,少禽受得。”

熊子勝和文種站在巨石上,遙看遠處,“有一事我想與少禽說說。”

看到熊子勝禮賢下士,文種內心既是感慨又是慶幸,若是當初誓死不追隨公子,此時怕是要後悔了。也好,就讓我文種在公子麾下一展所長吧。

“公子所說何事?”

“我打算建設騎軍!”

“騎軍?”文種若有所思,似乎猜到一點熊子勝的想法,但是還是疑問重重,“公子,戰場對陣,常以戰車為主,配以弓兵、戈兵、矛兵等兵種,馳騁疆場。而騎兵雖說來去如風,機動靈活,但是士兵在馬上作戰身體難以保持平衡,何況上陣殺敵?如今騎兵一般用於偵察、傳遞之用。公子要建設騎兵,馬匹來源就是個問題,耗資太大之外,恐怕用處也不大啊。”

熊子勝知道春秋時期兩軍交戰,一般都是結地定日,即定好決戰地點時間,雙方在戰車上擺開陣勢,戰車為主,在戰場上衝殺一通。一場戰爭,一兩個時辰便分出了勝負。此時的戰馬因為沒馬鐙、馬鞍,馬上的戰士往往要用一隻手保持平衡,不能解放雙手,戰鬥力不夠強悍。騎兵也被諸侯所少用。

熊子勝作為後世人,自然之道騎軍的好處,所以打算組建騎軍。但是馬鐙、馬鞍的製造太過耗時耗力,目前沒有大批工匠的情況之下,短時間內難以建造。所以他隻好放棄製造馬鐙和馬鞍,轉而打起楚弩的主意。

楚人有勁弩,也稱楚弩。楚弩乃是楚人引以為傲的犀利武器。說到弩,雖是由弓而來。但是起源卻很早,此時早已有弩了。隻是弩最初隻用於狩獵。作戰用弩,最先起於楚國琴氏,琴氏對弩進行了改造,使它的殺傷力和操作更適於戰場應用,一經發明,便迅速成為裝備楚軍地重要兵器。

楚弩有“臂張”、“蹶張”、“腰張”幾種開弦方法,其中以腳踏力蹶張的勁弩最是厲害。箭矢射出。紛如驟雨,百步之內可破重甲。這已是極為可怕的殺傷力了。兩千多年後三八大蓋地有效射程才隻四百米,熊子勝作為過來人,已經預見到大量使有弩在戰場上的可怕效果。但是弓弩裝配到騎兵中,既無馬鞍又無馬鐙,可以想象一下沒有馬鐙的騎士在顛簸中怎樣彎弓殺敵,平衡身體,保持準頭。

還有此時鋼鐵冶煉技術極為落後,鐵製兵器利用也未普及,多以青銅兵器為主。而且楚國據南方,戰馬的整體素質也比較底下。如今楚國危亡在即,建設騎軍似乎不太現實。

但是,想到吳國不到一年後被迫撤軍,在楚地燒殺搶掠,並帶走了楚國數百年積累的財富,使得此後楚國花費十數年未恢複過來。要想改變這種情況,隻有騎兵才能長途奔襲、穿插分割包圍敵軍、陣地突襲、追殲殘敵或逃敵。有騎軍在,至少可在闔閭後撤之時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抄其後路,留下那楚國數百年積攢的財富。

熊子勝也百般無奈,但為了今後楚國不處處挨打,受別國欺淩,隻能活馬當死馬醫了。

“要想留住吳寇洗劫而去的楚國百年財富,隻有騎兵方能追趕得上!騎軍的缺陷我已有解決之策,少禽隻需從軍中挑選出善騎之士即可,騎軍就由我親自操練吧。”

文種看著臉龐稚嫩,但麵色沉靜如水的熊子勝,越來越覺得自己看不透眼前此人。是否真如公子所說,被先王於夢中點醒?見熊子勝胸中篤定,文種也不再勸諫,立馬下去從軍中挑選善騎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