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孫皓臉色驟變,猛地一拍龍椅,大聲喝道:

“放肆!我東吳與蜀漢素來交好,豈容你曹魏在此挑撥離間!來人啊,將這狂徒拖下去,施以炮烙之刑!”

兩旁的衛士聞聲而動,迅速向李義逼近。

然而,李義卻臨危不亂,他鎮定自若地說道:

“陛下且慢!聽臣一言。吳蜀兩國之間,看似交好,實則早因荊州之事和劉備關羽張飛之死而素有嫌隙。

隻不過,此前因曹魏勢大,東吳不得已而與之聯合。可如今,蜀漢勢力已然拿下長安,實力遠超從前,他們還會再需要與東吳合作嗎?

倘若曹魏失敗,難道蜀漢還會允許東吳與之並存嗎?陛下不妨深思!”

李義說完這番話,便坦然地朝著那令人畏懼的炮烙刑具走去,他的步伐堅定而沉穩,仿佛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孫皓見狀,心中不禁一驚,他凝視著李義那無畏的背影,思索片刻後,急忙揮手示意衛士攔下李義,大聲說道:

“慢著!李義,朕已知曉其中利弊,你且回去向曹奐複命,朕願出兵一同對抗蜀漢。”

李義微微一怔,隨即轉身跪地謝恩:“多謝陛下,臣定當如實向陛下稟報。”

隨後,李義馬不停蹄地返回曹魏。

當他回到朝堂之上,將在東吳的經曆一五一十地向曹奐和大臣們稟報。

曹鎮站在一旁,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那劍眉之下的星目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整個人顯得愈發神采奕奕。

曹奐聽後,龍顏大悅,讚道:

“李義,你此次出使東吳,不辱使命,功不可沒。曹鎮,你推薦有功,朕定當重重有賞。”

曹鎮和李義趕忙跪地謝恩:“多謝陛下!”

自此之後,曹魏和東吳正式締盟。

消息傳到蜀漢,劉懇得知這一情況後,不禁皺起了眉頭,無奈地長歎一聲:

“唉,事已至此,也隻能暫時放棄出兵的計劃了。”

而在曹魏,曹鎮和李義受到了曹奐的重用,他們開始積極地參與到國家的事務中來。

曹鎮建議曹魏此時應該大力發展國內的實力,采用部隊屯田的方式來增加糧食,堅守不出,積蓄國力。

曹奐深以為然,司馬家幾場大敗幾乎打光了曹魏的家底,此時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

於是曹奐命曹鎮為弘農太守,抵擋在洛陽和長安之間,同時按照曹鎮的建議大力屯田,積蓄力量。

但是,蜀漢占據長安之後距離曹魏的都城洛陽隻有一城之隔,曹奐每每想到此處都甚為苦惱。

“究竟該如何是好呢?”

曹奐時常看著掛在牆上的倚天劍默默思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