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川趕著驢車在鎮子上快速轉了一圈,並搜尋了下原主的記憶,發現以往不過賣幾文錢一斤最是便宜的粗糧現在都漲到了三四十文一斤,和他們青山鎮上差不多。

因著目前正是青黃不接又鬧災荒的年月,糧價漲的高也實屬無奈。

比價後,秦大川揣著懷裏不多的銀錢,強忍著肉痛來到看好的那家糧店。

經過與掌櫃的一番深入砍價,最後統一以三十五文一升的價格買了3石黑麵和2石的陳糙米。

這一石糧相當於十鬥,一鬥糧又等於十升,一升糧相當於現代2斤的樣子。

總共算下來,其實就是買了大概一千斤的糧食。

這糧食聽著多,但也不過就隻能夠全家人吃上多半個月,省著點也就一個月的量而已。

之後他又買了一些最便宜的粗鹽、粗製蔗糖,還有兩大壇子的鹹菜、一小罐最便宜的豬油。

接著他又去買了水囊、油紙、幾套鬥笠蓑衣、一個帶著支架的炭盆、小半包去年積存下來沒賣完的木炭,還有一小壇最烈的酒。

回到醫館裏,見秦惠娘那邊的傷口都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還給開了三天的藥。

不放心的秦大川又詳細問清楚了今後養護的注意事項,這才掏錢去結賬。

結賬時,見醫館裏居然有提前配置好的可以治療普通拉肚子、傷寒等的常用藥丸,還有野外生存最重要的驅蟲粉,他又沒忍住全都各買了幾份。

因囊中過於羞澀,秦大川還硬著頭皮和那醫館的管事砍價,磨著人家多送了一包驅蟲粉才罷休。

零零總總的,直接將剛賠付到手還沒捂熱乎的35兩銀子全花光了不說,將秦老漢給的、以及自己身上出門帶著的所有銀錢也都一並花幹淨了,一個子沒剩。

因驢車上的東西太多,車廂裏隻能讓秦惠娘自己躺在鋪平整的糧食袋子上,秦老漢和秦大川一起坐在外麵趕車。

迎著天邊最後一絲的晚霞,秦大山一行人終於回到了村子裏。

此時,老秦家的門口非常的熱鬧。

原來是秦老太帶著大兒媳婦黃氏將家裏剩餘的全部細麥麵都做成了蒸饃。

又做了一大鍋的野菜湯,以及一大盆子的鹹菜炒雞蛋沫子。

直接在自家門口擺起了長桌和椅子,請客犒勞那些今日前去幫忙的漢子們還有負責張羅的村長及六叔公等人。

秦老太可是都聽大兒子說了當時那凶險的情況,要不是村裏人去的及時,她真怕再也見不到小閨女了。

估摸著她家老頭子和大兒子也怕是會被打個半死或者殘疾,最後落不得什麼好下場。

所以出於感激,即使家裏再窮,也知道沒準之後全家都要去逃荒,但秦老太還是咬牙大方的拿出了家裏最好的食物來招待感謝這些今天幫了自家的人。

“今日大家都是為了俺家的事情才受累跑了這一趟。

回來的這麼晚,理應是要請大家來家裏好好吃一頓,以表謝意的!

但奈何事發突然,家裏條件有限,實在是沒有提前準備什麼好東西,做不了豐盛的大席麵,隻能委屈大家一人吃個蒸饃、來碗野菜湯解解腹中的饑餓了!

還請大家不要見怪,務必收下這份心意!

否則就是看不起俺們家!”

那些淳樸的漢子們自然是很不好意思吃的,急忙擺手道:

“不會!不會!

秦大娘,出去這一趟俺們其實真的也沒能幫忙幹啥。

即免費坐了車,又拿了錢,回來還有這難得的白麵饃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