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人自然很是震怒,當場就要帶秦惠娘回家並揚言這門親事不算數。

但當時因著四弟遠在府城準備參加科考,自己這個原身又在縣裏做工脫不開身,去的就隻有秦老漢秦安福和大兒子秦大山及大兒媳黃氏三人。

他們幾個都是老實人,根本不是巧舌如簧的宋家婆子的對手。

被對方連番保證今後肯定會將惠娘當自己親閨女一樣疼愛照顧等的說法給忽悠了。

最主要還是想著既然木已成舟,強行將惠娘帶回家去,對她的名聲更不好,這才捏著鼻子勉強應下了這門親事。

但讓秦大川看來,以那宋家的行事作風絕對不會是什麼好相與的。

就怕她家因獨子死了會將責任全都怪罪到惠娘甚至是他們老秦家的身上。

他那還未謀麵的便宜父兄想要去將人給接回來,估計會很難。

因著記憶中這老秦家的人對原主他們一家三口是真的很好。

所以不論是出於道義方麵,還是為了之後在逃難的路上能有人幫扶自家三口,秦大川都要主動站出來,去找村長及族老幫忙,多帶些人過去撐場子,絕不能讓老秦家的人吃虧。

很快,秦大川就找到正在發愁是否真要去逃難的村長和六叔公兩人,詳細的說了他家小妹的事情。

他們的反應和秦老太猜想的差不多,確實很是猶豫。

畢竟,秦大川他們一家的這個名聲真的是讓人不敢沾邊,村裏人怕是不會同意過去幫忙的。

見他們臉上糾結的神情,秦大川還是能理解他們的顧慮的,趕忙說道:

“我知道這次是要麻煩村裏人受累了!

所以每個願意去幫忙的人我們老秦家都會給五文錢的辛苦費!

雖然錢不多,但也算是份心意。

另外,我們還包車接送!

會租幾輛村裏的驢車和牛車拉著大家夥一起來、去,絕不會累著大家的!

村長,六叔公,您們看看,這樣的安排成嗎?”

一聽說會給錢,村長和六叔公的眼睛立即就亮了。

再聽說還可以有免費的驢車、牛車坐,嘴角上揚的弧度更是怎麼壓也壓不住。

心裏直感歎這秦安福家的三小子是個會做人的。

六叔公最先表態道:

“哎呀呀,大川侄孫啊,你這說的也太外道了不是!

這根本就不是錢不錢的事情!

先不說村裏和族裏都要感謝你今兒個能及時趕回來報信的事兒,就說惠娘這丫頭也是咱們臨山村裏嫁出去的女娘。

你爹秦安福還是咱們秦氏家族裏的嫡支一脈,都是妥妥的血脈至親!

被外人給欺負的這麼慘,不是在打咱們臨山村、咱們秦氏家族的臉麵嗎?

若是俺們放任不管,今後村裏嫁出去的女娘們豈不都要被人看不起、欺負了去?

所以這口氣俺們絕對不能忍,必須要去討回個公道才行!”

一旁的村長也跟著點頭附和道:

“對!六叔公說的沒錯!

咱們臨山村和秦氏族人是決不能被外人給欺負了的!

不管以後怎麼樣,但今天這個場子是必須要找回來的!

我這就去叫人,咱們早去早回!”

秦大川適時開口提醒道:

“村長,您記得提醒大家夥都自帶著點木棍、鋤頭等的家夥事兒,刀啊斧頭啥的就不必了!”

村長抬頭讚賞的看了他一眼,很是欣慰的點頭應了下來,這才快步走出去忙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