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章 朝霞鎮夕陽山緣起緣滅何時了(1 / 3)

“喲!小雲今天怎麼有空來看我啊?我記得你今天不是要去私塾念書的嗎?”一位滿頭銀絲麵如冠玉的老者,正一臉笑意的著看著眼前這個一路風風火火跑來的孩子,似乎早就知道他要來的樣子。

“嘻嘻!我不是怕您悶得慌嘛!所以特地趕過來陪陪您嘛,您看我還沒說話呢就被您給數落了一頓,哎~本來是特意來看看您老人家的,沒想到~真是好心沒好報啊~看來我還是回去吧!”說著這個叫小雲的孩子,稚嫩的臉上立刻換上了一副沮喪神情,小眼睛裏充盈著點點淚光,一臉的委屈的慢慢的轉身便作勢要走。

老人看到這裏搖了搖頭,“算了吧!既然都來了索性就陪陪我吧!”老人似乎有點無可奈何的說道,顯然任誰碰上這樣聰慧可愛的孩子也不忍拒絕。

聽罷小雲立刻小臉一變頓時眉開眼笑的轉身說道:“好啊!這可是您說的啊,到時候我爹要知道我逃學的話,我您可要幫我啊!嘻嘻!”這哪裏還有半分沮喪的樣子,簡直和剛剛就是判若兩人嘛~這分明就是一個個小人精。“哎,你這孩子啊~總是這麼沒大沒小的,來,快進來吧。”說著老人慈愛的摸了摸孩子的頭,就領著小雲一起走進了身後的那間不大的木屋。

這是一間坐落於這座青山半山腰清幽之處的精致木屋,而這座青山就是當地人口中的夕陽山。這名字卻和山下的朝霞鎮截然相反,但世世代代流傳下來也就無人去追問其原由了,不過還是有些傳說的,據說這座山的名字是因為夕陽山的晚霞景色格外的漂亮,能讓在此山頂看夕陽的人,獲得一種難以名狀的寧靜之感,使人不禁沉浸其中猶如隔世般的感覺之中故而以景得名,而關於這一村一山的得名還有幾個傳說:據說這村名名字是由前朝村子裏的老學究們所改的,說是覺得村子叫“夕陽村”有夕陽西下、萬事皆休的意思,不吉利、晦氣,因此改名叫朝霞村,以借其東方日出萬物複蘇欣欣向榮之意。也有人說從前這裏一直都很祥和,直到有一天突然電閃雷鳴、天昏地暗一連數十日,之後雖然村裏損毀嚴重,但好在村民們大都無恙,因此也便沒有過於在意此事,不過此後這裏便變得晦氣的很,時常不是寸雨不下,就是暴雨連連,而且村中還常有人突發惡疾而亡,可當時村子裏的人除了這裏,方圓數十裏內也沒有人煙、道路可循,故而隻能認命固守此地。即使是這期間有人打算遠投他鄉異地,但是走了幾波人之後全部杳無音訊,直到有一日一個出走數天的村民,突然衣衫襤褸跌跌撞撞的走了回來,隻是驚恐的胡言了幾句就當場暴亡了,而且據說死相頗為恐怖,因此眾人見狀都不敢再有離村之心,隻好在此繼續艱難度日。不過還是應了那句老話“天無絕人之路”。轉年就有一個一身仙風道骨的道士恰巧從這裏路過,見到此情此景頓時感到驚訝萬分,不知是出於遊走行善,還是因為村民們苦苦哀求打動了這位道長,總之這位道長當下便應下此事,一連數日登山而望又掐算推演頗久,最後在眾人的期盼之下才緩緩道出這裏變化的原由始末。

原來是因為一年多前的那場天災,致使本來的風水寶地,變成凶殺絕地,本來應該不出半年這裏便應人煙絕跡,但不知是因為此地之前吉氣慎重,還是因為此地距離迷惘林地僅百裏之遙,容易受到妖邪煙瘴入侵,致使兩氣相衝未決人跡,總之要想改變此地絕境,必須大動風水格局,才能平安度過這場浩劫,隨即老道又是一連數日施法、布陣來改風易水,短短幾日一座青山便拔地而起,直到這時村民們才意識到,這位老道原來竟是一位老神仙,當下村民們激動不已叩謝連連,待老神仙施法之後便也把這村的名字也給改了,說是就讓這大山去擋住這份晦氣,隨即便飄然而去不知所蹤,直到老神仙離去眾人才想起不曾有人過問過其姓名,隻是知道老神仙姓賀,後來為了銘記這份再造恩德,村子裏的人把姓氏改為賀,以此感激其再造恩德,總之不論此事真假,至少在村誌當中是如此記載的,而此後村子也就不再汗澇無常、災禍連連了。後來村民們為了紀念這位神仙道長,便在村中建起了第一座大型廟宇——道神廟。以用來敬奉這位不知名的神仙道長。反正各種說法都有但是除了神仙道長在村誌中有所記載以外,其他都無從考證了,不過現在的朝霞村已經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朝霞鎮了,但是老人們還是將這裏稱之為朝霞村,而村中之人十之八九皆為賀姓之人。

幾年前整個鄭國發生了一場大瘟疫,當然連這裏也不例外,當時可謂是人心惶惶、屍橫遍野,恰好這時來了一位飽學詩書且精通醫術的遊方老大夫,這位自稱司遐的老人不僅醫術高明而且平易近人,對於診費也並不在意多少自便,甚至對於家境貧寒的村民甚至分文不取,短短的幾個月內便治愈瘟疫,因此備受村民的尊重,而且老人一派鶴發童顏、仙風道骨的模樣,使得有不少人私下裏供奉老人的畫像於家中以求身體安泰,司老對於這種現象也對大家解釋過,不過沒有什麼作用也就作罷了。

眾人發現司老有個奇怪的習慣,每日必要上夕陽山一趟,說是那裏的景致很美故而每日必去賞景,於是鎮裏的人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大家在夕陽山的景致最好的半山腰處,修造了一座別致的木屋,以供司老起居之用,同時也表達了村民們的感激之心。

鎮上的孩子們也大都非常喜歡去這座風霞居去玩鬧,因為司老不但平易近人醫術高明,而且還會時不常的講一些奇文趣事引得不少孩童聽得是如癡如醉相望不已。司老似乎很喜歡小孩子,還不時的給他們一些糖果之類的好吃的東西,大人們敬重司老不便打擾,看到司老如此也就叮囑孩童們不要過於叨擾司老,便不再多問了,其實眾人也希望孩子們能從司老那裏學的一些醫術以便將來生計無憂,所以自然村裏的小孩一有空就都願意跑到司老家去聽故事吃點心,而小雲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員。

小雲的名字叫做賀青雲,今年已經滿八歲了。賀家雖然不算是鎮裏的大戶人家,但是家底也還算殷實,賀夢龍三十有五才得此子,因而自然對他倍加寵愛,希望他將來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可是小雲好像對於登科及第並不怎麼感興趣,雖然從小天賦異稟、成績出眾,可他自己卻覺得這些書本上的東西,遠沒有司爺爺講得東西新奇有趣,因此時常的偷偷跑來纏著司爺爺問這問那的,尤其是對醫術、星相之類尤為好奇,今天當然也不例外。

“爺爺上次你講的那個什麼七傷散的藥方,鎮裏的王大夫說這根本就不能治病,弄不好反而還會一命嗚呼,可是您不是說七傷散是比金創藥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的療傷聖藥嗎?難道那是騙人的嗎?”小雲老是想去印證那些聽上去稀奇古怪的東西是否真實存在,而每次司老講得奇異的事物,他總要去找人求證一下,一副不刨根問底決不罷休的態度,當然這次亦是如此。

“嗬嗬,你又跑去找問王大夫了?……恩~其實他說的也並沒有錯。”司老略頓了一下,看著小雲欲言又止的樣子,滿意的笑了笑接著說道“可我也沒有騙你,那的確是療傷聖藥,和金創藥相比,何止要強上何止百倍,但是那是有時效的,它可以讓人在兩個時辰之內傷痛全消,止血生肌,精力旺盛,但是七傷散藥如其名,當藥效一過,用藥之人則會傷及心,肝,脾,肺,腎,腦,神。據我所知至今還沒有一個普通人吃過此藥之後還有幸存的。”司老耐心的給小雲講解著,他很喜歡孩子,尤其是小雲,因為他腦子好使而且很好學好問,求知欲也很強好奇心重,腦子裏總有著許多奇怪的想法,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的名字……

“啊!這東西原來這麼厲害啊,恩……不好不好,除非腦子是腦子出了問題,否則沒人會去吃這種藥的,簡直就是自殺嘛,發明這藥的人也不正常,恩一定是這樣的。”小雲一臉小大人的如是我料的說道。

“嗬嗬~其實也不見得,這本就是不時之需,時不得以而用的藥。那要……武功很厲害的人才能吃的。”

“原來是這樣啊。那就對了,哎,這麼簡單的道理,竟然沒有想道。人家既然有這個藥方,當然就不會是揮毫無用處的嘛。恩,恩!”小雲小聲的嘟囔著,似乎全然不記得剛才自己怎麼評述的一樣。

“你要知道,這世上什麼東西的產生和消亡,都一定有它存在或滅亡的理由的,世上萬物都是相生相克的,人參雖補但是因人而異,體虛初愈者忌食,否則有百害而無一利,丹沙霜汞一類雖其性寒毒,但依藥入方亦可救人於生死之間。

你明白嗎?”

“恩,明白了。那……那您能教我醫術嗎?”小雲突然認真的說道。

“哦?!你想學醫?要知道學醫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有所成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你父母不是希望你將來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嗎?那你學醫可是會但占用你大量的時間的,這會直接影響到你的學業,這樣的話你還願意學嗎?”司老耐心的解釋道。

“隻要您肯教我就行,況我對於那書本上的古板死物,更加喜歡這種實用的知識。而且我也想將來能夠濟世救人。”說完就堅定的注視著司爺爺那祥和的目光。

司老歎了口氣緩緩說道:“哎!好吧。既然如此我便答應教你醫術,不過我可有言在先想和我學醫術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可是有條件的。”

“什麼條件都行……要是學費的話……我可以給您打掃房間,上山采藥,砍柴,總之幹什麼都行,我能吃苦的,真的。”小雲生怕司爺爺反悔急忙插話道。

“不用學費也不用給我打工,我的條件很簡單但也很苛刻,每天必須在私塾下學後,來山頂等我,一定要在夕陽西下以前到達,我每天隻在太陽轉過夕陽山到夕陽西下以前我教你,過時不候,風雨無阻我隻教你五年能學到什麼程度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還有最後還有一個條件,就是不許叫我師父,你可答應。”司老正色道。

“好的,我答應,不叫師父就叫爺爺唄。”小雲不無歡喜的應道。

……

從此以後,在夕陽山的山上就經常能看到一老一少的身影穿梭於山林之間。五年的時間轉瞬及逝,現在的小雲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懵懂無知的頑劣孩童了,而是現今身高7尺的少年了,雖稱不上英俊瀟灑,但在這個鎮上,這也算是一表人才了,端正的相貌和略顯黝黑的膚色顯示出了一種別有的活力,寬鬆的衣衫下麵是一副極為勻稱而又富有爆發力的身體,幾年穿梭在山林之中采摘藥材的身手,已經可以趕上一般的獵人了。不過這短短的五年當中亦非平靜無波,在這片山川之外的大陸上可謂是風波不斷,賀青雲所在齊宣國與北方異族連年交戰,致使朝廷不斷的征兵加稅以備軍用,但是偏偏屋漏又逢連夜雨,繁重的課稅已經讓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連續兩年的大旱無雨更使得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其中餓死者無數、屍橫遍野,賣兒食屍著無數,那種場麵簡直慘不忍睹。然而夕陽山一帶不知是否真的是由於當初道士做法行咒,還是這裏三麵環山地勢低窪而且地處偏僻,總之這次幾乎波及全國的奇旱天災竟然幾乎沒有影響到這裏。但是也正因如此引得大量流民湧入,使得朝霞鎮以及附近的幾個村子民不聊生盜寇橫行,紛爭不斷,可謂是天災好擋人禍難防,因為亡者橫屍者甚多,故而在半年前全國各地開始陸續爆發一場規模波及全國的大瘟疫,不過這次老天爺沒能再次眷顧這個偏僻的村落,饑荒瘟疫也在侵蝕這裏的百姓,要不是有司老和賀青雲的全力醫治,單憑哪鎮中幾個自稱妙手回春的所謂神醫,估計這朝霞鎮就要改名為招魂鎮了,就在幾日前賀青雲的母親由於長年積勞,又趕上身染瘟疫,雖然極力醫治調養,但最終還是體弱難支與世長辭了,而他的父親也因近幾年前征兵入伍,杳無音信十有八九早已戰死沙場了。此時原本天真無憂的賀青雲,現在卻滿麵淚容一身孝袍的跪在司老的床前,看著一臉祥和卻再也不能為自己答疑解惑司老,心中頓感愧疚不已,由於這幾日操持母親的後世,竟然連司老的最後一麵也沒有見到,看著司老麵容祥和安靜躺在床榻之上,似乎知道自己將要離世一樣,小屋裏到處都顯示著主人的樸素、整潔,屋外都收拾得緊趁利落幾乎一塵不染,甚至連淨身更衣都不用處理,司老仿佛睡過去一樣看上去是那麼的恬靜、安然。不知道在司老彌留的最後一刻是否曾埋怨自己未來相送。但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為司老已經走了,他再也不會再慈愛的叫他小雲了,現在僅能從司老的留給自己的遺書中尋找到那往日的溫暖了。司老似乎真的是無牽無掛的走的,就連身後所葬之地以及方法也都詳實的記在遺書之中,而對和青雲的囑托卻少的可憐,僅留下一個似木非石的鐲子,和一句“此鐲贈與吾徒小雲,願萬事平安,一切隨緣、切莫要強求。”的莫名之語。當按照司老的遺願將其葬入夕陽山巔時,才發現原來在山上的連根蒼鬆下竟然有一對極其精致雙子棺,司老遺囑中說得明確將自己葬於左棺之內,至於右棺之中葬的是何人,這已經不是賀青雲所關心的了,待將司老安葬於棺中之後,又一連守靈七日,然後賀青雲才步履蹣跚的回到自己家中繼續為母其守孝。短短數日自己至親的之人,分分駕鶴西遊魂歸故裏,這樣的打擊使得賀青雲心中悲痛欲絕,然而連續兩場的喪葬費也卻是一個極為沉重的負擔,雖然靠著一身的精深醫術維係生活,生活勉強還可以度日,但也僅僅可以糊口而已,在這個兵荒馬亂,災禍橫行的世道,能夠勉強糊口度日已經是絕大部分人的一種奢求了,再加上附近的這些強搶竊盜和朝廷與日俱增的苛捐搖役,使得本不寬裕的賀青雲,變得捉襟見肘可謂是三餐不繼,不過好在司老生前的德高望重救人無數,鎮民們也大都出財出力,雖然不算是大操大辦,但也算是熱熱鬧鬧的送了司老最後一程。雖然遺囑中囑托他不要為其操辦後事,但是一些基本的過程還是需要的,不然自己的心中也難以安寧。一轉眼又過了三年,這三年之中雖然饑荒瘟疫得以平息,但是北方戰事卻連連大敗,朝廷的徭役賦稅更加苛刻繁重了。今日正好是司老的忌日,已經逐漸走出痛失親人陰影的賀青雲,此時跪立於司老的墓前,當初那個意氣風發英朗堅實的小夥子,現在已經是一個骨瘦如柴略顯疲憊的青年了,腦中不斷回憶著與司老共處的那最美好的五年學醫生涯,想著他老人家不僅教會了自己一身精湛的醫術,更教會了自己作人的道理,雖然司老從來沒有要求他去做什麼,但是在司老的一言一行中,賀青雲可是受益匪淺,學到的不僅僅是一種灑脫超凡的胸襟,更是一種對人對事無欲無求的態度。可以說在青雲的心中司老的地位不雅於自己的父母所占據的空間,嫣然成為了賀青雲的親爺爺。往昔曆曆在目,其中個中滋味充斥心間非能與他人言。想著想著伸出手緩緩的從懷中拿出一個精致的木匣放在墓前,司老生前從不離身那隻鐲子,此時它就這麼靜靜的躺在其中,就像當初司老留給自己那時一樣,仿佛時間又回到了那一天,賀青雲進屋發現司老已經離世的那一天,當再打開木匣看到鐲子的時候,腦中不禁又一次的回想起了司老遺書上的那句“此物贈與吾徒,願一切隨緣”。由於接二連三的打擊和生活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使得青雲一直都沒有仔細端詳過這串奇異的鐲子,這是一串由十二顆子珠與一顆母珠穿成的手串,雖然沒有什麼雕飾,但通體黑亮潤澤光華無暇,珠內若隱若現由透出的瑩瑩的紫光,一看就知道這串珠子不是凡物,用手輕輕撫摸珠子,那似木非石的材質入手一種溫潤微涼的感覺傳遍其身,心中的那陣陣陰霾仿佛都被驅散了不少,當下心中不禁感到驚奇萬分,不過轉念一想也釋然了,司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有一兩件如此的東西也是情理之中的,自己算是少見多怪了。“司爺爺,小雲守孝三年已滿,如今昔日的小鎮已經不複存在,現在這裏已經淪為盜匪橫行的世界了,我實在無力再在這裏生存下去了,這片土地我已再也沒有什麼可眷戀的了,小雲就要離開了,打算去看看你口中所說的那片世界,那一片有仙人有異獸的美好世界,雖然我不知什麼時候還能再踏上這片故土,但我向您保證,無論走到哪裏我都不會失了您的麵子與教誨,司爺爺您放心這個鐲子我一定會好好保管的,這是我臨別前敬您的最後三杯酒,”說著便從身旁的包袱中拿出了粗糙小壇子“這是我能買到的最好的酒了,雖然還是很差但希望我日後能有機會給您敬上更好的酒,願您的在天之靈保佑我一切順利吧!”三拜三倒之後,賀青雲隨之也緩緩起身,將鐲子緩緩帶在於左腕之上。睹物思人,看到手上的鐲子,不禁心神又被這鐲子勾起了往昔的回憶。“咦?!”沉浸在回憶中的賀青雲,突然感覺到一股強大的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