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增加了感染病毒的副作用。
被感染的喪屍繁殖欲望加強,感染越深欲望越強,同時消耗生命值潛力,短暫提升身體素質。
做到平時無害化,一到瑟瑟時間,競爭對手豆漿拜倒。
母體感染越深,隻會不斷的繁殖個體,直至生命凋零。
反正不是人類,林毅是想怎來就怎麼來,完成任務他就走了,管以後那麼多幹嘛。
就算喪屍慢慢進化的像人類一樣,那也不知道有幾百年了。
簡簡單單肅清一個城市還是很簡單的。
至於第三個任務,招募100名船員。
林毅準備利用剛獲得的生物科技組件,製造100克隆人作為船員。
真是簡單又高效。
落後的碳基生物已經淘汰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林毅四處收集金屬物質以及礦物資源。
源源不斷的礦物以及金屬被重型運輸車運往最近的冶煉廠。
同時林毅也開始對艦體內部艙室的改造。
生態圈技術類似乎使用了四次元技術,將直徑約20公裏的空間壓縮至百平方內。
這種技術林毅目前看不懂,不過作為物資儲存空間十分不錯。
且係統的生態圈技術出廠自帶完美生物圈,大氣調節裝置,環境控製儀,空間穩定器。
這技術含量遠超設計戰艦的文明。
成為星際航行以及穿越異世界的一大助力。
同時林毅也歸納目前所掌握的科技。
T3光腦控製技術。
T2機械製造技術。
T1星際航行技術。
T1生物改造技術。
並為科技劃分:
T1:技術的基礎,具有基礎理論,並實現最初的想法,技術並不成熟,分支較少。
T2:在T1理論的基礎上,更加成熟的使用,並發展出更多的技術分支。
T3:在T2的基礎上,化繁為簡,邁入卓越,接近完美。
T4:在T3的基礎上產生質變,接近法則,一念成真。
T5:概念級,無法探究,無法分析,無法模擬。
再高的技術林毅已經無法想象。
但同級別的科技並不意味著水平相同。
級別是根據完成任務的等級所劃分的。
同理,用核電燒開水,和用柴火燒開水,誰高效誰就是先進。
目前未解析的科技。
“T3維修機器人”
“T3方舟反應爐”
“T3光腦製造技術”
“T3生態圈技術”
“T?次元召喚券”
“T?緯度跳躍裝置”
T3級別的維修機器人需要特殊的零件和生產線,目前係統給的機器人已經夠用,沒必要花費大量資源建造生產線。
T3方舟反應爐,缺技術,缺資源,除了緯度跳躍,以及維持生態圈空間,目前增加能源的意義不大,擱置。
T3的光腦製造技術,雖然自己是光腦,但缺少製造自己的技術以及科技設備,且目前算力充足,擱置。
T3的生態圈技術,作為物資儲備空間夠用,製造條件目前遠遠不夠。
至於意義不明的次元召喚券,目前抱著謹慎的態度沒用。
發展才是硬道理。
林毅的算力一直在更新終結者機器人的版本。
動能武器,化學武器,能量武器,生物武器。
地麵戰力由,終結者T800係列,和隨手捏的坦克裝甲車組成。
空中戰力由,巡航無人機,太空無人機組成。
戰艦的自主防禦力,為星際時代的激光近防炮,以及數百武裝改造過的維修機器人。
火力全開,打下前世一個小國,戳戳有餘,除非麵對非常規火力。
比如核彈,原子彈啊之類。
……末世之下人類還能用核彈嗎?
晴朗的天空萬裏無雲,地上的無人礦車嗚嗚壓過喪屍殘骸。
很快地上的血水被灰塵覆蓋。
從遠處運來的資源被巨大的源源不斷的倒入精煉工廠爐子。
一輛載著兩架T800的無人戰車緩慢行駛。
突然天邊出現一顆耀眼的星。
雷達掃描到目標快速接近。
防空警報拉響。
瞪嗚!——
“警告,偵測到在途的聚變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