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道不臨(2 / 3)

顏府大小千畝方圓,總體分為內,外兩院。

外院按照遠近疏別,予以旁係分支居住。

內院劃分東,中,西,三院,為顏氏嫡係一脈居住;分別以顏文昌,顏文宿,顏文君中的名字,命名,東院文昌,中院文宿,西院文君。

下人管家,奴才,婢子則在內外院兩側,按職位大小劃分安住。

文昌院占地百畝,一字劃開,細分數處別院,分予顏文昌子女居住,其中長子顏子仲在池陽書院授業,一年到頭也不見歸家一次,次子顏子通,身具捍衛宛唐使命,立身軍中,更是一軍將領,話說也已有八九年沒有歸家。

……

幽蘭小苑,這是顏本卿少女時代自己所取的院落別稱,沿用至今已過二十多年,不大的院落,種滿了各色蘭花,入得小院,奇異芬芳,蜂蝶翻飛起舞,更有一副秋千立於院內。

一個身穿黑色華服,袖口鑲有銀絲紋絡,頭紮束帶,多顯飄逸,長相俊美,麵若桃李的少年人,落座秋千之上,身後兩名花信年華的侍女,分立左右,銀鈴般的嬉笑推動著秋千蕩椅。

搖曳在風中的蕩椅秋千,令張少宇眼若星朗的眸中閃過一絲的眩暈,借著推力,躍到了半空,夕陽西下的餘暉灑在臉頰上,暖暖的溫意,他大笑且舒暢的歡樂,情不自禁的閉上了眼睛。

微涼的風吹在臉上,一股舒爽,忽然間,隱隱傳來什麼人的聲音?仔細聆聽。

聲音蕪雜,似一群人在一起怒吼呐喊,張少宇連忙睜開雙眼,尋找聲音的來源。

……

張少宇雙眸睜開的瞬間,同時沉寂十多年的命運齒輪,沿著曆史必然會發生的軌跡而悄然轉動。

他抬眼所看到的,是淩空飛舞的彩蝶在腳下翻飛,嗅到的是淡雅的蘭花馨香,更放佛間,他是真真切切的聽到了什麼,推力枯竭,秋千回蕩,音逝如斯。

又是一波的推力湧來,飛躍至半空,餘暉灑下的溫暖依然是那麼的令人恍暈,依舊是那聲音在耳畔響起;溯之源頭,恍惚間那聲音是橫跨了時空,穿越亙古時代而來,張少宇閉目用心去聆聽,起初如涓細溪流一般,緩緩而至,漸漸的,那聲音轟隆隆如萬獸奔騰,直擊最柔軟的心房,又似無數代的先民一聲聲貫徹天地的呐喊,令人血脈噴張。

隨著一波,又一波的秋千飛蕩,呼嘯的風聲在耳畔劃過,就像在追趕曆史的足跡。

忽然,張少宇奮盡全力睜開雙眼,腦海裏轟的一生炸開接下來看到的一幕幕,伴隨著他一生。

荒蕪的瘠土,雜草橫生,惡水險山,赤地千萬裏,天空之上橫掛著巨大的太陽,隻有白天,沒有夜晚,無數的遠古先民過著麵朝黃土背朝天,茹毛飲血,日以夜繼,繁衍生息的艱辛生活。

一道道的音符悠揚飄聆在整個億萬裏的時空、那音符旋轉著飛舞,縈繞在睡夢中的先民身旁,他們聞見,皆露出了甜美酣睡的笑臉。

無數先民相繼睜開被塵俗遮目的雙眼,伸手觸摸音符存在過的痕跡,而後窮盡無數時光去追尋,從天涯之外到海角彼端,從九州地陷到四海枯竭,從星不在璀璨,到浪不在逐波,從夏日的黃昏到今朝的晚秋,如此忘我的追尋,隻因它浮華若夢,大道如音,任爾追逐,一個大道眷戀的遠古時代,一個大道親臨過的地方。

時代轉換,無數寸陰光華飛逝,先民眾生出有聖者賢達,得大道近身,行走神州大地,恍如仙邸親至,呼吸之間,三山湮滅,四海蒸騰,頃刻之間,捏土造物,還複本源,揮手投足之間無不盡顯仙家風采,擁有莫大威能。

大道無常形,眾生尋之不得,遂而繼求先賢聖者,聖者仁心,傳法予眾,有教無類,然而殺伐與爭鬥齊舞,鮮血與悲歌共鳴,神州大地概因先民兩極分化,仙真妙法不授常人百姓,而身懷仙真法術者,皆以眾生為螻蟻,聖人之錯,錯在憐憫眾生渴求大道真術之願,遂即傳法與眾,後者得其大道至理,然以眾生為螻蟻,故而世間流傳,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