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到了武英殿,此刻已是中午時分,王一凡命令六部官員回到各處衙門為開始進行的政務先熟悉一下,另外命令王栓繼續搜拿崇禎的下落,不管死活。
當李岩稟報周後和袁妃自縊身死的消息後,王一凡也感動地歎了口氣:“其實周後本可不死,若是她願意歸順,朕也會對她以禮相待,讓她頤養天年,到老方休。”
王一凡吩咐李岩挑出一口上好的棺材,將周後和袁妃裝殮,並好生下葬,並對還在世的崇禎妃子一律恩養起來。
李岩又說崇禎到壽寧宮裏砍傷長平公主,但到了最後時刻終是心軟,這個長平公主被何新偷偷背出宮去,送往皇親周奎府上藏了起來。
王一凡不禁歎道:“崇禎也太狠心了,畢竟是親身骨肉,如何下得了手?長平公主雖然是亡國之人,但朕體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就不予追究了。”
李岩繼續介紹宮內的宮女多達萬人,這一次大軍進城後有數百人投水自盡和逃出宮外,現在留在宮內的還有八、九千人。
王一凡沉吟半響,吩咐道:“宮內的太監若是不願留下,就任由其離宮回家,宮女嘛,就按照名冊集中起來,分別賞給有功將士。”
李岩連連點頭,王守義低著頭走了進來,說道:“父王,午膳已經準備好了,要用膳麼?”
王一凡笑道:“你不說的話,我倒已經忘了。這一下忙了半天,不知不覺就忘了餓,也好,大家都一起用膳吧。”
王守義點點頭,說道:“這一次宮內禦膳房的太監卻沒有逃走,兒臣就讓他們準備好了,至於各種菜肴的和點心,兒臣都派了可靠之人先嚐一嚐,絕對萬無一失。”
王一凡讓他將膳食送了上來,在殿內擺滿了一張桌子,用餐的器皿精致華貴,多是金碗銀盤,就連筷子和酒杯,也都是象牙和碧玉製成,和以往自己的粗衣惡食大不一樣。
王一凡望著滿桌的美酒佳肴,心裏忽然有些反感,帶著責備的語氣問:“怎麼這麼鋪張浪費?”
王守義忙跪倒道:“兒臣也不知皇家膳食居然是如此講究,隻是隨口讓禦膳房的太監準備,竟然就弄出了這麼多。根據管事的太監回報,平日崇禎的每日膳食費用都是四十兩銀子,這是皇家規製,一直如此。”
王一凡冷哼一聲,答道:“全是民脂民膏,這麼多飯菜酒食,諒崇禎能吃多少?一頓下來,抵得上小戶人家一年的收入。”
王守義繼續說道:“不僅如此,兒臣聽說崇禎每次用膳時隻挑選其中對口的菜肴吃一點,絕大多數菜往往沒動一筷子,就給端了回去,賞給宮內的太監宮女們吃了。因為咱們剛剛進宮,那些太監還擔心給咱們準備的午膳過於簡單了,還害怕父王治罪呢!”
王一凡忍不住笑道:“曆朝曆代隻有開國之主,才會體驗到民間之苦。想咱們生長在戎馬倥傯之中,一向以來都是與將士們同甘共苦,曆經百戰千劫才獲得天下。而這些生下來就是帝王之人,都是居住在深宮內院,錦衣玉食,五穀不分,如何知道百姓疾苦?你傳旨下去,以後不管是何時用膳,隻要準備幾樣菜就可以了,另外一應的貴重餐具也不可用。”
王一凡說完,便讓王守義坐在了他的麵前,但王守義因為顧慮到君臣之別,顯得有些拘束。
王一凡溫和地說:“朕讓你坐你就坐,何必顧慮?咱們雖然是君臣,更是父子。”
他這麼一說,王守義才拘謹地坐好了,王一凡看著麵前的義子,心裏也頗為欣慰,這次滅明之後,他勢必要將王守義封王賞賜,日後讓他庇佑自己的幼子,穩守江山。
他本想和王守義說幾句體己的話,但王守義卻一直低著頭,讓他也無從說起。
好不容易二人用完的膳,王守義就先行告退,一旁的宮女立刻按照過去的習慣,呈上漱口的溫茶和吐漱口水的金痰盂,跪在王一凡的麵前。
王一凡雖然覺得及其別扭,但還是照著做了,心裏不住地感慨道:“皇帝的生活畢竟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