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府內的大殿上坐滿了前來議事的將領和官員,因為攻占洛陽城以後的形勢一片大好,人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王守義首先起來簡明扼要地說了下城內的情況,在李岩等人的主持下,對城內的鰥寡孤獨和老弱病殘都進行了有效的救濟,並對原來洛陽城內的守軍進行了教育和整編,因此隊伍擴充得很迅速,估計不久就可突破二十萬人。
牛金星也說了下現在的大體局勢,因為清兵再度入寇,洪承疇和盧象升等人被緊急北調勤王,陝西的義軍也因此獲得了喘息之機,他們推舉李自成和張獻忠為領頭人,繼續如火如荼地四處起事,聲勢愈發浩大起來。
同時,牛金星也極力訴說,城內的父老鄉親都建議王一凡稱王建元,以便於號召天下的貧民百姓起來響應。
牛金星引經據典地陳述著稱王的時機已經成熟,不可錯過這個難得的大好時機,更特別指出了王一凡現在正受河南民眾的擁戴,不能辜負百姓們的殷切厚望。
他的話立刻引起了眾人的議論紛紛,李岩卻一直低頭不語,看起來另有想法。
而王守義和戚無傷等將領都興致勃勃地讚成著牛金星的意見,人人的臉上都充滿著奪取天下的熱切希望。
王一凡笑著問:“李軍師有什麼想法,請直言不妨。”
李岩笑了笑:“我覺得稱王的事情還是要多斟酌一下。雖然現在官軍都被抽調北上勤王,使得中原和潼關以內兵力空虛,不光是我們,就連陝西的義軍也都有了極大的回旋餘地,若是現在稱王,無疑是將自己推上了前台。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看李自成和張獻忠也是胸懷大誌之人,若是因為咱們稱王而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恐怕日後兩軍相遇會有些齷齪。”
戚無傷起來喊道:“打就打,我們這一路上就沒怕過誰!現在手裏有二十萬人馬,還怕他李自成和張獻忠麼?”
周圍的將領也紛紛鼓噪起來,李岩卻搖了搖頭:“雖然真刀真槍的動手咱們不怕,可是若在平定天下前就和這些草莽之士起了爭執,豈不是讓朱由檢撿了便宜?而且我看清兵此次入關,還是以襲擾劫掠為主,料想用不了多久就會退兵,我們幾家拚得你死我活,對大局不利。”
王一凡點了點頭:“不錯,李軍師的話很有道理,既然如此,稱王的事情就暫緩吧。”
旁邊的王守義插話道:“咱們現在雖然有了二十萬大軍,但大多數都是新招來的新兵蛋子,丟了鋤頭就扛起了刀槍,幾乎沒有一點戰鬥力。我將原有的兵馬和訓練出來的優等兵卒提拔起來,管束著新召來的兵,但還是不敷使用。眼下咱們聲勢雖大,但打大仗還是心裏沒譜啊。”
李岩沉吟了一下,便道:“咱們不光要防著北上勤王的洪承疇和盧象升等人率兵殺一個回馬槍,對潼關以西的義軍也要提防一些。我聽說李自成和張獻忠在火焚鳳陽皇陵後就起了些爭執,已經將兵馬分開兩股,我擔心張獻忠可能會入潼關,下荊襄、入湖廣,到時候咱們就有些尷尬了。”
王一凡立刻問道:“那李軍師有何高見?”
李岩忙躬身道:“雖然咱們和陝西義軍還沒有正式鬧掰,但也不得不防。我看,還是得派人火速南下,攻克南陽、鄧州,將洛宛連成一氣,並命人趁機攻襲襄陽城,將下江南的通道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好!”王一凡堅定地說:“現在的事情都很清楚了,李軍師和牛軍師的意見也都各擅勝場。但我覺得,咱們現在的實力不足以稱王稱霸,當然,這個事情是遲早的事,但此刻還是暫時放下來。守義!”
王守義忙站起來抱拳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