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利令智昏(2 / 3)

王一凡看到他的動作變化,便問:“怎麼了?你怎麼好像有些底氣不足的樣子。”

王守義小聲說道:“我有信心打好洛陽城這一仗,但這個統兵大將的位子我不敢爭,一是因為我年紀尚輕,不足以服眾,另一方麵則是因為我是將軍的幹兒子,在避嫌上的考慮,還是……”

王一凡卻大聲喊道:“這你可就多慮了。”

他對著在場的將領們朗聲說道:“在座的諸位,有些是從關外就和我一起並肩作戰的老人,有些是進了河南後才進來的新弟兄,我在這裏鄭重地說一句。我王一凡一向對人不偏不頗,府中營中的職位,以能者居住,不按什麼資曆這些東西,而且舉賢不避親,隻要你能辦成事,一律都會撥付給你相應的任務,王守義,我再問你,攻打洛陽你若為統兵大將,可有信心?”

“有!”王守義毅然決然的喊道,吼聲震得屋內的眾人鼓膜一陣發顫。

“好!”王一凡大笑道:“那這一次攻打洛陽城,就以你為主將,老戚為輔,若不能按照你剛才的說法給我打一個漂亮仗,就軍法伺候!你不後悔麼?”

王守義忙道:“不後悔!我一定好好打完這一仗!”

王一凡滿意地一擺手,讓親兵繼續倒起酒來。

坐在他身旁的袁芳看到對麵紅娘子殷切的目光,幾次搗了搗王一凡的胳膊,要和他說一說安排下紅娘子和李岩的婚事,卻被王一凡擺擺手勸止了。

此刻的王一凡,已經沉浸在即將攻打下人生第一座大城的喜悅之中。

而同時,王家軍攻破永寧,逼近洛陽的消息也傳到了洛陽城內,街頭巷尾的人們天天都在談論著王一凡的大名,各種各樣或真實、或虛假的小道消息也飛滿了全城,雖然洛陽城內連發安民告示,但謠言卻越禁越多,每個窮苦百姓都盼望著王一凡能早點率軍趕來拯救大家。

就連洛陽城內的上層人物都受到了震動,已經卸任了南京兵部尚書之職的呂維祺也得到了這個消息,感到無比的恐慌和擔憂。

雖然他辭官歸隱之後,就一直在自己創立的書院裏講學證道,但遇到了大事,那些官紳們還是搶著去找他求教,在那些人的眼中,呂維祺是洛陽城內當之無愧的主心骨。

這一日,他剛送走了前來聽學的幾個富紳,就聽見管家上前稟報道:“老爺,知府馮一俊馮大人領著大大小小的官吏和鄉紳,在外麵求見。”

呂維祺忙道:“快請!”

他整了整身上的衣服,在書院的客堂坐下,吩咐仆人準備好茶水,長長出了口氣。

沒多久,馮一俊和大大小小的十幾個官吏鄉紳就走了進來,行了拜見之禮後,馮一俊立刻帶頭道:“呂老先生,現在洛陽城一帶風傳王一凡要派兵攻打洛陽的消息,隻怕你都已聽說了。”

呂維祺點了點頭:“是的,不過官府不是說那都是些別有居心的惡徒造的謠麼?”

馮一俊搖頭道:“不是這樣的,那隻是咱們用來安定民心的辦法,實際的情況是,王一凡的王家軍已經日夜兼程向洛陽城攻來,前幾天已經攻破了宜陽,現在兵鋒直指洛陽城下,我們一商量,隻有求老先生出麵來救洛陽了。”

呂維祺聽了這話,不由得啞然失笑:“老夫自從辭官歸來,每日就以書院講學為托,說我能救洛陽城,豈不是笑話。”

“老先生太過謙了。”馮一俊連忙道:“先生在城內德高望重,又是理學出名的大儒,救洛陽城的事情先生責無旁貸。如今欲守住洛陽,還需要安定軍心民心,城內到處流傳王家軍隻殺官,不殺民,恐怕其險惡用心也在於此。若要安定軍心民心,必須拿出錢糧,可是咱們力量有限,當下隻能盼著老先生去說服福王殿下拿出金銀,犒賞士卒,賑濟災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