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點頭道:“將軍說得不錯,尤其是在河南境內,那些王爺所占的民田更是駭人聽聞。開封的周王有良田一萬公頃,洛陽的福王、南陽的唐王,汝寧的崇王,禹州的徽王等等,其中少的也有良田幾千公頃,多的則由數萬頃以上,除此之外,他們還有皇帝賜予的鹽業專賣權,和當鋪等大大小小的生意,可謂是富可敵國。”
一旁的牛金星也插話道:“這些王爺開設的店鋪比之尋常商人更是變本加厲,他們低買高賣,囤積居奇,肆意盤剝百姓,從老百姓的血汗中牟取暴利。”
戚無傷氣得大罵道:“他奶奶的,都是一群喝人血、吃人肉的魔王!”
李岩繼續說道:“不光如此,這些王親貴族還每年按照定量向朝廷討要供養祿米,親王一年一萬石,郡王二千石,以此類推,每年國家要發給他們大批米糧俸祿,這些全部都轉嫁到了老百姓的頭上,豐收之年百姓們尚且吃不飽飯,像這種災年,更是連條活路都沒有。”
王一凡不禁感慨道:“難怪明朝越發羸弱,原來竟有這麼多躺著不動的吃白飯者!以後咱們攻城略地之後,務須要將土地集中起來收歸國有,按照人口發給百姓耕種,絕對不能再犯明朝這樣的錯誤。”
在座的幾人連連稱讚,王一凡便擺擺手,命令親兵將前來求見的幾個洛陽百姓帶了上來。
很快,就有四、五個老百姓走了上來,一進廳內就給王一凡跪下來磕頭。
王一凡忙起身扶起了他們,吩咐親兵搬了幾個椅子讓他們就坐,和顏悅色地和他們拉起了家常。
那些百姓們見王一凡果然如傳言中那樣沒有架子,人人的臉上都充滿了喜悅之情。
他們讓其中一個二十多歲的年青走了上來,將幾份單子遞了上去。
王一凡伸手接過單子,仔細在上麵看了一遍,起哄的第一張單子列的是福王府的產業、莊園和罪狀,另一張單子則列著居住在洛陽城內的前南京尚書呂維祺為首的官宦的產業和罪狀,上麵的內容非常詳盡,王一凡將他遞給了一旁的李岩和牛金星等人觀看。
他有些驚奇地問:“你們怎麼會對這些王爺官宦的罪狀和產業如此熟悉?”
那年輕人挺起胸膛說:“不瞞將軍,自從這些大老爺們在洛陽城一帶為非作惡時,城內的老百姓早就將他們的一筆筆惡行記在了心中,表麵上我們都是逆來順受,其實心裏都盼望有大人這樣的英雄豪傑能替咱們這些窮苦人出頭呢!”
王一凡一臉嚴肅地說:“我就知道,咱們老百姓是不容侮辱、不容欺負的。人人心裏都有一本明白賬,就要和這些元凶首惡好好清算一下。”
一旁的牛金星看著清單,疑惑地問:“從這上麵來看,福王的田地大多不在河南府,而在湖廣一帶,是真的麼?”
李岩立刻解釋道:“福王的兩萬頃田地分散在河南、山東、湖廣三省,其中在湖廣共有四千四百多頃。但這個清單應該是過去的賬了,後來他在洛陽一帶巧取豪奪,田地數目膨脹得驚人,早就不是清單上的數目了。”
聽李岩這麼一解釋,王一凡這才心中了然,他好言相勸了前來哭告的老百姓,並承諾一定會發兵解救他們的苦難,這幾個老百姓才千恩萬謝地走了。
王一凡特別吩咐手下的親兵,拿出點銀子帶給他們上路,便命令設宴召集營內的大小將領,商議攻取洛陽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