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突施冷箭(1 / 2)

鎮三山這一晚可過得並不踏實,本已和馮寡婦上了床,卻被幾個手下叫了起來。

當知道王一凡帶著幾個人去找一杆秤時,他立刻就開始不安了起來。

這個一杆秤雖說平時和他也算有些交情,但畢竟不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在這種大敵當前的緊要時刻,他會倒向哪一邊,鎮三山心裏也沒把握。

但很快,他的手下又傳來消息,說是一杆秤和王一凡在房子裏好像出了些口角,他的手下帶著刀槍將王一凡等人圍了起來。

這一下,鎮三山立刻興奮起來,他認為一杆秤定然是不服王一凡,準備先下手為強了。

於是,他立刻招呼手下幾個親信弟兄,各取兵器,準備前去幫忙。

可還沒走出去幾步,新的消息又傳了過來。

這次卻說王一凡和一杆秤並沒有動手,衝進屋子裏的人反而退了出來,聽房間裏的語氣,兩個人好像又和好了。

鎮三山聽得一頭霧水,氣得一腳踢開了回來報信的人,嘴裏罵道:“連點小事都辦不好!到底他們是打是和,你給我個準信。”

被踢倒在地的手下一下子從地上爬了起來,連衣服上的灰都來不及拍,就湊上前小聲說:“具體的情況還不清楚,大當家的,我看咱們還是別輕舉妄動了。”

鎮三山立刻就賞了他一個大耳刮子,望著身旁那些拿刀帶槍的手下,頓覺騎虎難下。

一個親信湊上來出點子說:“大當家的,咱們老是這樣被動等消息可不成。不如由我去給王一凡他們傳個口信,就說馮神婆今夜得了上天的神旨,要向王一凡親自傳授。”

鎮三山想了想,覺得這倒是個辦法,便讓手下前去傳話。

沒多久,那小子就跑了回來,上前說道:“啟稟大當家的,王一凡說了,既然是上天有神旨,他們自當領受,可是他現在正和一杆秤說得開心,也懶得動步子了。想讓大當家和馮神婆一起過去說話。”

鎮三山眉頭一皺,頓時開始猶豫起來。

現在王一凡看起來是堅決不肯過來,若是硬要他來,隻怕給他看出了自己的破綻。

可是若去一杆秤的地盤,他又有些心中不安。

正躊躇間,馮寡婦卻一扭一擺地迎了上來:“大當家的,既然王一凡不肯過來,那咱們就過去便是。”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鎮三山疑惑道。

馮寡婦湊了上去,在他耳邊小聲說道:“我看這個王一凡為人精細,必然不敢到你的議事廳裏談話。咱們就到一杆秤那裏,到時候我借機演一出天母下凡的好戲,讓王一凡單獨一人留在廳裏,借機會刺死他!你帶著兄弟在外麵除了他的手下。隻要王一凡一死,不怕一杆秤他們不聽你的話。”

鎮三山搖了搖頭:“你恐怕不行。我聽說王一凡勇冠三軍,是個出了名的勇士,你一個婦道人家怕不是他的對手。”

馮寡婦冷笑一聲,說道:“大當家的,你可千萬別瞧不起咱們女人。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若是論上陣對戰,我的確不是他的對手。可這次卻是在密室交鋒,他卻逃不出我的手段。”

說罷,她伸出右臂,將袖子捋了起來,隻見她一雙嫩藕般的胳膊上,居然用皮革緊緊纏著一套袖箭,箭頭上烏黑一片,顯然是淬了劇毒。

馮寡婦得意洋洋地向他展示著:“這一套袖箭我早已練習過無數次,等我假扮王母上身之時,就想辦法誘王一凡上前,然後發動暗箭,保叫他見血封喉!”

鎮三山仔細打量了一番,這才慢慢放下心來,暗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便領著馮寡婦和眾手下走向一杆秤的房間。

走到房外,幾個手下進去通報了一聲,屋門立刻從裏麵打開了。

一杆秤和眾手下披掛整齊地走了出來,手裏拿得都是適宜近戰和短打武器。

王一凡走在最後,遠遠便大聲喊道:“原來是大當家和馮神婆來了,有失遠迎,請勿怪罪。”

鎮三山心裏一驚,但看一杆秤和王一凡的神色並無異狀,才略為放下心來。

但他生怕中計,一直讓幾個手下貼身護在左右,雖見王一凡走了出來,卻並不走上前,而是原地站住抱了抱拳:“王大人客氣了,之前咱們多有誤會,這次我特意專程來向你賠禮了。”

王一凡也不介意,大步走上去笑道:“大當家說的是什麼話?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之前的確是我的手下犯了過失,我已經責罰過他了。現在女真人大舉犯境,我們正是應當精誠合作、共禦外辱才是。”

他一瞥眼,正瞅見一旁的馮寡婦,順勢作了個揖:“這位想必就是名聞遐邇的馮神婆了,聽說這次王母娘娘有意旨,托你向我告知,真是有勞你了。”

馮寡婦忙回了個禮:“王大人客氣了,大人的正義之師為鄉親們鏟奸除惡,保一方平安,功德無量。我做一點事情也是理所應當的。”

幾人寒暄了幾句,王一凡便道:“既然二位賞臉前來,就請和我一起進去說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