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屯兵三星堆(3)王庭排眾議2(1 / 2)

孔明、趙雲、劉琰、法正、黃權、彭羕、譙周等文官、武將一起進入王廷,整齊地站立兩旁;其嚴肅、整齊有如皇宮中的大臣在等候早朝一般。

一會兒,劉備從側門進來。大家齊聲高呼,“王上千歲!千千歲!”

劉備和藹地問道,“各位功臣都到齊了嗎?”

“翼德還未到。”孔明說,“閬中路程較遠,可能待一會兒才能到達。”

“翼德一人未到,就不等了。”劉備清了清嗓音說,“孤王取得了漢中,擁有了荊州、益州全境,將士們獻計獻策、殺敵攻城,功不可沒。孤王見諸將與家人大多還住在軍帳之中,心裏很是過意不去。孤王常說要讓百姓安居樂業,也一定要讓將士們安居!隻因孤王基業初建,沒有現成的田園、住宅賞賜各位,但卻有了好的辦法。當初城中一些巨商、大戶不相信孤王能在成都建立基業,一聽曹操要來攻打成都就逃之夭夭,很多宅院、良田至今閑置無主。——讓那些人逃吧!——孤王決定將其宅院、良田一律沒收為官,而後賞賜有功將士。——不論是荊州過來的,還是在益州投奔的,都是孤王的功臣,孤王都將一視同仁,按等級賜予宅院、良田。——將士們過上榮華富貴、舒適安康的日子,孤王心裏才踏實。”

一片讚成,“好!好辦法!”

“靜下!靜下!”孔明招呼著大家。

大家激動地喊聲立即停了下來。劉備問,“各位說說,好在何處?”

這時,張飛悄悄地進來,站在人群後麵。

法正上前說道,“王上時時為將士著想,為將士謀取福利,真是天下少有的英主!王上此舉一定深得將士擁護!”

劉琰上前,激動地說,“這樣,我等南征北戰、冒死殺敵總算有了想頭!”

黃權上前說,“王上關懷臣下的安居,臣下定當感激不盡,日後將會為王上複興漢室、統一天下更加努力!”

譙周上前說,“漢中王奪取了益州不忘記微臣,微臣享受榮華富貴更不會忘記王上。漢中王的恩德將載入史冊、流芳百世!”

劉備不停地點頭,“大家擁戴我、忠心耿耿、功勳卓著,應該得到獎賞。——現在隻是獎賞的開始。——各位功臣,隻要你等跟孤王好好幹,將來統一了天下,還會得到更多的賞賜!”

趙雲上前,向劉備施禮,“王上,在下以為不妥!”

“啊!”眾人一片嘩然,“居然還有人說不妥!”

“子龍,有何不妥?”劉備嚴肅地問。

“在下以為,王上為將士作想,更應為百姓作想;要得將士的心,但不要失掉了百姓的心。”趙雲侃侃而談,“城中的大戶、富商聽到曹操進軍成都棄家逃走,與王上當初故意傳言曹軍到來將要屠城有關,並非他們對王上進駐成都不滿,而是對曹軍的懼怕。百姓不同於將士,誰對他們有好感,他們就信賴誰。王上如果將那些懼怕曹軍的百姓的宅院、良田沒收為官從而轉賜功臣,類似一種強取豪奪的行為,雖然能得到將士的讚同、擁護,但一定會引起百姓的非議、埋怨和懼怕。實施因小失大的政策,對王上複興漢室、統一天下的大計有百害而無一利,切不可行!”

劉備及眾人都驚異地將趙雲看著。

孔明點了點頭,表示讚賞,“子龍,你繼續說!”

趙雲娓娓而談,“得顯貴、居富足,光宗耀祖,名留青史,都是出生入死、建功立業者之意願。但這是有條件的。昔日,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以苦為樂、旨在強國。眾所周知,霍去病乃前漢一代名將,為漢室擴大疆土、增強國威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他卻因匈奴未滅而不置家室,就是怕自己貪圖享樂而放鬆戒備、減弱鬥誌,從而不敵強敵攻擊,而使田園家室遭受蹂躪。再看古蜀國後期的王公貴族,他們身處雕梁畫棟、金玉滿堂,不知勵精圖治、富民強國,忽視了秦國的威脅,很快落得國破家亡。——先得到富貴與享樂,接著痛苦與悔恨伴隨而來,——這種得而複失、先樂後苦有何意義呢?而今曹賊雄霸中原,孫吳盤踞江東。王上複興漢室、統一天下的事業還任重而道遠。王上怎能讓將士偏安於兩川之地而過早享樂呢!即使要為將士安置家室,至少也需要等到益州百姓安居樂業、府庫錢糧充裕之時啊!其次,安置將士的家室所需宅院、田園,切不可從百姓身上攫取。巨商、富戶懼戰禍而紛紛逃離,今聞兩川安定必將紛紛返回。逃走的百姓返回家園,是對王上的信賴,是從內心擁戴王上。如其見家園被王上沒收了,就會對王上產生極大的失望,甚至怨恨!百姓有家園才能安居樂業,王上才能得到民心,才能征兵納糧、鋤奸討賊、複興漢室。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這個道理。請王上三思!”趙雲說罷向劉備施禮後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