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別崔氏和小清漪之後,杜笛回到自己的小院中,自然是早早休息。他現在太小,就算是對侍女、婢女有什麼壞心思,現在也做不了什麼,自然隻能洗白白早早睡覺了事。
一大早,吃過早餐之後,杜笛跟崔氏打了招呼,就準備去召集相關人等安排炒菜的準備。不料,還沒有出得大堂,就被崔氏叫住了:“三郎,你現在已經不淘氣了,阿娘也準備給你預備貼身丫鬟和小廝了。阿娘今早已經吩咐下去了,以後檀琴就作為你的侍女,侍墨作為你的書童,院內除了嬤嬤之外,在外還有杜山專職服侍於你。”說完,崔氏拍了拍掌,就見到有個四旬開外的中年男仆立在堂前,兩邊分別有一個十歲左右的小丫頭和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廝侍立。
哦,這算是自己這幾天表現甚佳,崔氏開始給自己建立新的班底了嗎?
據杜笛腦海中原來那個小杜笛的記憶:原本他也是有自己的貼身侍女和小廝的,平時上學、下學也是由他們貼身侍候。隻是因為看護不周,杜笛出事之後,崔氏大發其火,實行|株|連|政|策,連同照顧小杜笛的嬤嬤、小侍女、書童小廝,都已經被開革出內院,發配到外院打雜去了。
這次除了給杜笛重新分配了照顧的嬤嬤之外,連同小侍女和書童也一並換了新人,而且為了保險起見,還又多加了一個穩重行事的中年男仆——杜山在外侍候、聽命。
隻是,侍墨、杜山什麼的名字還好理解,隻是彈琴?老娘,你確定你沒有說錯!?還有,自己這算不算剝奪|童|工?!雇傭|童|工|是|非|法的喲,我親愛的老娘!
經過一番解釋之後後,杜笛方才明白了,此檀琴非彼“彈琴”,而是指檀木做的琴。隻是,老娘,你確定沒有給這小丫鬟起錯名字?中國的古琴不是以梧桐木材料為佳嘛,就算是檀木比梧桐木貴重,可作出的琴未必比梧桐木琴要好啊……杜笛不由地碎碎念。
而且,此時的大戶人家,一般給年幼的郎君們預備的貼身丫鬟、書童小廝,都是跟主人年紀相差不大的,就是因為一般來說,年紀相仿,時間長了有了感情,更可以一直侍候主人到老——當然,如果侍女沒有男主人收房的話,是會在年齡合適的時候,打發出去嫁個合適的人家的。外嫁的時候也有,但多數是跟家中的年齡、身家相仿的男仆婚嫁。
……
於杜笛來說,自然還是換一批新人為好——畢竟他已經不是原來的小杜笛了,就算是再怎麼裝作,在天天見麵的貼身人前,還是容易露出馬腳的。於他來說,能夠換一批新人侍候,一切都要從新開始適應,沒有原來的印象,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事兒了。隻是,就是苦了原來那批侍候小杜笛的下人們。杜笛也隻能找個合適的時機,看看能否給他們調一個輕鬆的工作,予以補償了。
沒辦法,封建社會中,除了宋朝對侍女、仆婦、小廝、仆人們的人|權比較照顧之外,其他朝代雖有不同,但下人的人|權問題總是難以得到徹底保障。不要說是在大唐,就是在一千三百多年後的紅|朝,普通老百姓的|人|權|保|障問題,還是有待於提高。
社會如此,杜笛也不能說什麼了——他還沒有狂妄到挑戰整個社會規則的程度。正所謂,超前一步是天才、鬼才,但超前社會太多,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西方會被送上火刑架,在東方會被淋黑狗血當做妖孽,被降妖除魔了!跨步太大,很容易就扯著蛋了……
杜笛也隻能是自己在能夠做主的範圍內,給身邊的丫鬟小廝仆人們“鬆鬆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