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家養豬賺錢了。”
“多少?
“沒多少。”
“兩夫妻一年下來就比做砌匠時多幾千塊。”
“幾千還少啊!我一年也掙不到幾千。”
“你隻看到狼吃肉,不見狼挨打呀你。”
“人家愛國把家產都壓上去了,兩口子一年到頭都在豬場裏忙,忙的撲克都不玩了,到作田種地的時候也一樣沒落下,你怎麼和人家比啊!”
“你怎麼曉得各囉(這麼)清楚喔?”
“做犀利(幹什麼),你還不信我說的啦?”
“實話告訴你,我在街上碰到人家愛國了,還看到他去稅務所開收入證明,我就路過順手打聽了下。”
“一年到頭就多掙幾千塊,風險還蠻大的,這個養豬啊我還要觀望觀望。”
……
郝愛國養豬致富的榜樣沒豎起來,去稅務所繳稅的時候,郝愛國把純收入28000(共計13.5個月)的數字報上去,一開始確實把辦事人員嚇了一跳,但是後來才知道是夫妻倆專職一起養豬(作田不賺錢),人均算下來一個月還不到1050元收入,但是沒辦法該交還得交,按照最低標準,經營場所年純收入的5%繳納了稅費,共計1245元。
最後郝愛國夫妻倆從2002年5月到2003年5月,忙碌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收入隻有23643.89元。
看上去還挺多的,在現如今的農村一個四口之家(大人加小孩)一年能掙2萬的,還真需要打著燈籠才可能找得到。
別看村民嘴裏議論著說郝有勝家沒賺到什麼錢,但是一年下來多幾千塊的收入,誰不羨慕啊,隻可惜養豬風險太大,就拿這次特殊事情來說吧,沒有一點家底的,誰扛得住豬這樣吃、這樣造。
村民還沒看到具體消耗糧食賬目,要是按照那個金額去計算,以一畝水田產800斤稻穀算,光豬一年吃掉的費用折算成稻穀就77000斤,算算是多少畝田的產出了?
嚇人吧?
確實。
什麼樣的家庭能有96畝稻田由得這樣去造喔?
這還隻是吃,再有點什麼不良反應,疾病、天災什麼的,那簡直就是天都塌了。
沒有郝有勝的加持,別說是收入多幾千塊,能保住做泥瓦工時的收入就已阿彌陀佛謝天謝地了。
所以在農村成規模養豬的為什麼少,這就是根本原因,根本就耗不起,也扛不住。 為什麼賣郝有勝家母豬隔壁省老板提桶跑路急著找接盤俠,不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嗎。
但是很快,
這種局麵即將改變,因為豬價開始上揚了,然後一路高歌猛進,同時國家也為普天之下的作田種地的老百姓出台各類稅費減免惠農政策,他們身上的擔子開始逐步的減輕。
對於農民的好消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