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熊山微微點頭,那弟子便起身,留下寶劍走了出去。
大門悄無聲息地關上,房間光線變得暗淡,但洪熊山眼中精光湛然,仿佛能點亮四周。
“神鋒派!”
洪熊山輕撫著置放在前麵的劍身,冷哼一聲。
煉器一道,法門萬千,其中有不少獨特的煉器手法、技藝,和其煉製的法寶類型息息相關,又有彼此般配,蔚然結合。
神鋒派,並不特指某一門派,而是指利用類似磨鋒訣、神鋒煉元術、化氣成刃法等等法門,煉就神鋒,主掌刀劍法寶兵刃鋒芒的技法,但凡是與之相關的,都可以歸納到這一派來。
身為煉器大師,自然要對各家各派的法門有所涉獵,雖然洪熊山精通的是衣甲一道,但在其他諸多方麵,也擁有不俗的成就,相當於名師到名師高手不等的水平。
而且,也正因為他所精通的是衣甲,對這兵刃之道更加留意,幾乎隻遜於自己衣甲本道,究其原因,卻是因為天下同行是冤家,衣甲與兵刃,本來就是對立的。
同樣的道理,精通兵刃的煉器師,對衣甲一道的了解,往往也隻遜於本道,如果沒有這等兼顧旁通的本領,博學多長,難以成為名師,大師。
洪熊山把自己關在密室中,卻是為了參研這把青鋒劍,測試它的品質、屬性。
他又在房中取出另外的法劍,其中幾把劍鞘上,竟然繪有天工坊銘記,還有玉蟾宮的銀月印記。
如果李晚在場,一眼就能認出,這正是他當初還是普通煉器師時,為天工坊趕工煉製的凡品法劍。
又有另外幾把,從凡品法器到上品真器不等,是他在銅山之時煉製的普通真器。
李晚成名時間不長,煉製的法寶也不多,但在這洪熊山手中,居然就有五件以上,而且全部都是兵刃。
除了七巧飛刀、青蓮劍和冰螭劍不在這裏,其他兵刃類型的法寶幾乎都已齊聚了。
在洪熊山身前,有一張長長的案台,上麵整齊擺放著不同顏色的鐵甲錠塊,又有瓶瓶罐罐,不同的秘藥溶液,他把各刀劍一一測試,然後又在旁邊伏案記下其中蘊含的禁製,過了許久,終於從這些記下的禁製當中,挑選出幾十反複出現過的,精心抄錄下來。
他對著這些禁製的名目沉吟許久,眉頭卻漸漸皺成川字,似有疑惑不解之意:“這些法寶,居然如此複雜?”
不過洪熊山麵上也沒有失望,他收羅這些刀劍,一一測試、融煉的目的,本就隻是窺探它們的共通之處,並不是要破解煉器法門,如果煉器的法門那麼容易破解,尋常修士,看上其他修士施展一遍神通法訣,也能學會了,又或者,隻要記熟了修煉秘籍,也能使得出來,哪裏還需要寒暑苦練和根骨天資那些。
作為精通衣甲的煉器大師,洪熊山的目的,是為加深對李晚出品法寶的了解,知己知彼,這一番探尋,雖然沒有看出太多門道,但卻也發現,李晚似乎極為擅長化氣成刃這種煉器法門,幾乎每一把法劍之上,都蘊含著相關禁製。
不過這些禁製的大體作用易於探詢,細節之處,卻如霧裏看花,不甚真切,其中蘊含的道紋和煉製過程,以及各種法陣的布設之法,相關作用,更加難以了解。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正是洪熊山如今的感覺,更有一些前所未見的禁製,連他這位煉器大師也認不得,完全毫無頭緒。
不過洪熊山並不在乎,就他自己所知的通用之法,並沒有那麼複雜高深,兩相比較,依然可以看出不少的門道。
他把認識的禁製一一標名,歸納整理,不認識的就索性以甲乙丙丁替代,依然整理,展現出了煉器大師應有的博學能耐。
“傳聞果然是真的,此子掌握了中古以上高人秘法,是靠奇遇晉升上位,安大師、吳冶子都曾去找過他,似有爭鋒、交易……”
洪熊山又看了看被他浸泡在另外幾個木槽之中,久久沒有變化的幾把法劍,以及一個木桶裏麵,已經開始銷蝕冒泡的鐵塊,在抄錄的名目下方附注:“精煉之法甚佳!”
洪熊山一邊附注,一邊喃喃自語道:“此子掌握的物性變化之道,已經步入高深之境,不似剛剛結丹。”
至此,李晚煉器的特點,已經漸漸顯露出來。
洪熊山對著自己整理的東西苦思不已,開始盤算著,如何把它們運用於衣甲法寶,下次遇到同樣特點的兵刃時,就不會輕易被破了。RS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