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應付不了,你可以尋求幫助。畢竟,沒有人能搞定一切。
“在人的內心最強烈的渴求就是自尊,受到他人重視。所以,每個人都無一例外地希望能得到別人的感激和讚美。一旦有人讓他體驗到了這種被重視的感覺,他當然會對這個人感激不盡的。而尋求幫助,則能滿足人的這種需求——因為覺得你在行才找你幫忙嘛!
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當遇到困難,感到自己再也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蠻幹或輕易放棄,不妨試著轉變一下思路,嚐試其他的方法,或者向別人求教或求助。這樣一來,你既滿足了他人的感情需求,又為自己解了圍,你們的交情也在幫忙中促進不少,如此一石三鳥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一個周末的上午,一個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裏玩耍。沙箱裏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車、敞篷貨車、塑料水桶和一把塑料鏟子。在鬆軟的沙堆上修築公路和隧道時,他在沙箱的中部發現一塊巨大的岩石。
小家夥開始挖掘岩石周圍的沙子,企圖把它從泥沙中弄出去。小男孩很小,而岩石卻相當大。小男孩手腳並用,似乎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岩石便被他推到了沙箱的邊緣。不過,這時他才發現,他無法把岩石向上滾動、翻過沙箱。
小男孩下定決心,手推、肩扛、左搖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發起衝擊,可是,每當他剛剛覺得取得了一些進展的時候,岩石便滑脫了,重新掉進沙箱。
小男孩使出吃奶的力氣猛推猛擠。但是,他得到的結果是,岩石再次滾落回來,砸傷了他的手指。
最後,他傷心地哭了起來。男孩的父親從起居室的窗戶裏看到了整個過程。當淚珠滾過孩子的臉蛋時,父親來到了他跟前。
父親的話溫和而堅定:“兒子,你為什麼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垂頭喪氣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經用盡全力了,爸爸,我已經盡力了!我用盡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對,兒子,”父親親切地糾正道,“你並沒有用盡你所有的力量。你沒有請求我的幫助。”說完父親彎下腰,抱起岩石,將岩石搬出了沙箱。
一個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比爾 蓋茨就說過:“一個人永遠不要靠自己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個人花每個人1%的力量。”所以,如果你自己不能或者不會,不要害怕尋求他人的幫助。人互有短長,你解決不了的問題,對你的朋友或親人而言或許就是輕而易舉的,記住,他們也是你的資源和力量。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莫過於將別人的智慧和力量為自己所用的人。漢高祖劉邦,帶兵打仗不如韓信;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不如張良;治國安邦不如蕭何。雖沒有過人的本領,但是唯獨劉邦在群雄紛爭中取勝,做了漢朝開國皇帝。他之所以成功,就是善於取得他人的幫助和輔佐。
孔子的學生子賤有一次奉命擔任某地的官吏。當他到任以後,卻時常彈琴自娛,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轄的地方卻被治理得井井有條,民興業旺。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從早忙到晚,也沒有把地方治好。於是他請教子賤:“為什麼你能治理得這麼好?”子賤回答說:“你全靠自己的力量去進行治理,所以十分辛苦;而卻是借助別人的力量來完成任務,我信任我的下屬,所以我放手讓他人去打理政事,他們總是不會辜負我的期望。一旦遇到棘手的問題,我還會向當地的高人請教。這樣一來,我就能有足夠的時間彈琴娛樂了。”
誠然,一個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再能幹的人也不可能萬事不求人。所以,適當地放下你的堅強,接受別人的關心和幫助,甚至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會讓你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應該相信沒有用什麼是不能夠解決的,但是也要知道你不可能一個人搞定所有的事情,在你感覺力不從心的時候,請記住對別人說一句:“您可以幫幫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