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昆侖祖師(3 / 3)

樊蕊嬌笑道:“李掌門,來來來,咱們也親近親近!”話音一落,並不見她身形掠起,陡然間腳步一滑,無聲無息的便到了那李成龍跟前,手掌一揚,隻聽得“嗤嗤”聲響,飛出了無數銀針,從四麵八方襲到,銀針體積雖小,但密集如雨,隻要身上中了一根,銀針便會循著穴道攻心,端的是極其邪毒的暗器,樊蕊之所以得名“奪魄無鹽”,一大半便是出於她這“透穴神針”所致。

銀針一發,樊蕊同時嬌笑道:“李掌門你可要小心啊!”話語故作關心,笑聲甚為刺耳,實是有意擾亂李成龍的心神,就在笑聲刺耳之中,驟然間她又滑上兩步,雙掌翻飛,掌力催勁,將那銀針的去勢催得更是急勁無比!

就在這電光石火的刹那,但見李成龍解下自己的“外腰帶”持在手中繞身一卷,樊蕊所發的“透穴神針”,一根不剩的都插在腰帶之上!

樊蕊叫道:“弟弟快退!”說時遲,那時快,李成龍將腰帶一振,插在腰帶上的銀針都反射出來,樊蕊飛身掠起了三丈多高,銀針“嗤嗤”的從她鞋底射過。樊浩卻沒有這樣俊巧的輕功,隻得將“潑風刀”急舞,雖然如此,卻還是有一根“透穴神針”射中了他臂上的“臂臑穴”!

就在這一瞬間,樊蕊已亮出長劍,淩空刺下,但見腰帶翻擲。劍光似電,樊蕊忽地一聲長嘯,劍鋒從李成龍的頭頂上一掠而過,但聽得李成龍大喝一聲,劍光帶影之中,樊蕊輕飄飄的落出丈許之外。原來就在這閃電之間,兩人己交換了幾招,李成龍的外腰帶幾乎卷著了樊蕊的手腕,迫得樊蕊不得不飄身疾閃。

樊浩看出不妙,急忙用“移宮換穴”的功夫,將“臂臑穴”所中的那根“透穴神針”的上升之勢,稍稍阻遇,“透穴神針”雖然含有劇毒,一時三刻之內,還未至於發作,樊浩心想:且與姐姐聯手殺了這強敵,再向她討解藥不遲。當下大吼一聲,掄刀急上,李成龍腰帶一揮,卻見青光一閃,樊蕊的劍招竟是後發先至。

李成龍腰帶翻卷,解開了樊蕊的劍招,樊浩看出有便宜可撿,欺身而進,一刀便砍了過來。陡然間忽覺寒氣森森,冷光閃閃,樊浩吃了一驚,急忙縮手之時,但聽得“鐺”的一聲,火花飛濺,樊浩虎口酸麻。隻見李成龍手上己多了一柄寶劍,拔劍之快無以形容,未待樊蕊揮劍夾攻,他已一劍將樊浩的“潑風刀”削了一個小小的缺口。

幸而有樊蕊擋得一擋,樊浩才堪堪的避開了李成龍那一擊,驚魂稍定,暴怒喝道:“今日老子定要斃了你!”他的外家功夫登峰造極,“潑風刀”掄開,隱隱有風雷之聲,而樊蕊則以陰柔飄忽的劍法配合進攻,登時劍影刀光,糾結一片,有如波濤起伏,威勢駭人。

反觀李成龍卻是氣定神閑,一手揮動腰帶,一手使“水龍劍”,劍光閃閃,腰帶飄飄,端的是矯若遊龍,翩若驚鴻,把樊浩與樊蕊姐弟都迫得離身數尺之外!更難得的是他兩手分使兩樣截然不同的兵器,一柔一剛,卻配合得妙到毫巔,饒是這兩個縱橫西域多年的狠角色,也被他奇妙變幻的招數弄得頭暈目眩!

忽然李成龍微微一笑,劍招倏變,腰帶翻飛,但見寒光四射,劍氣如虹,腰帶飄飄,漫天幻影。樊浩氣喘籲籲,那根“透穴神針”的毒漸漸發作,“潑風刀”刀勢稍緩,李成龍腰帶一卷。樊浩的“潑風刀”脫手而飛,樊蕊疾攻數劍,忽地回身一掌,在樊浩背心一拍,樊浩登時如箭離弦,飛出數丈,李成龍的眾弟子頓時莫名其妙,隻見樊蕊跟著也轉身疾跑,轉身之際,又發出了一陣“透穴神針”,眾弟子這才明白,樊蕊乃是用巧力先把樊浩送走,這一陣銀針也是為了掩護他們逃走。

李成龍腰帶一卷,將樊蕊所發的“透穴神針”盡都收了,劍歸腰間,翹首長天,縱聲大笑,意態豪絕。

忽然一個美婦人走到李成龍身邊,一把擰住了他的耳朵,吼道:“你個死鬼,老娘辛辛苦苦的給你做了‘糖醋排骨’等你來吃你不來,卻在留在這裏跟人打架,還充起了什麼狗屁掌門人!”

李成龍痛的呲牙咧嘴,討饒道:“娘子息怒,娘子息怒,我這就去吃,這就去吃還不行。”

李延壞笑道:“好啊,那就由小女子親自為李大掌門帶路吧。”說著邊走邊死死的揪著李成龍的耳朵,結果武功蓋世的李大掌門就這樣無奈的被帶走了。

兩人走後,隻留下一眾弟子們,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就各幹各的去了,似乎對這種事情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不過自此以後,李成龍的所有弟子都以“昆侖派”門徒自居。李成龍得知後倒也沒有反對,隻是很少讓弟子們履及中原以及涉足江湖之事。直至後來“昆侖派”中出了個百年不遇的奇人,在中原闖出赫赫威名,至此“昆侖派”才開始聞名。其後“昆侖派”又出了幾位得力掌門,不斷壯大“昆侖派”,使之雄據西域,漸漸成為西域第一大派,並與“少林派”、“武當派”以及“峨嵋派”並稱“天下四大門派”,而李成龍則一直被後人供奉為“昆侖派”開山祖師。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