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1 / 3)

李成龍連敗郭靜與天虛道人,此時麵前隻剩下殷風、謝雨辰以及一個不知名的中年男子。

隻見那不知名的中年男子此時走上前來,此人瘦高個水蛇腰,賊眉鼠眼山羊胡,恭敬道:“不才黃震,請李少俠多多指教。”

須知“暗魂”之中的高手分三等,全憑武功高低而定。一等高手三人,分為殷風、天虛道人以及雷萬鈞;二等高手五人,分為黃震、謝雨辰、司馬東、司馬西以及一個未到場的趙三金;剩下的如郭靜之流皆為三等高手。一等二等高手皆有名額限製,所以想要晉升就必須相互挑戰,勝的一方才有資格成為一等二等高手。

黃震,綽號“乾坤生死判”,乃是二等高手中的領軍人物,可惜多年來始終未能更進一步成為一等高手,心中頗有不甘。此次他見天虛道人忽然離去,心中盤算那一等高手的名額可就白白空出了一個,環顧剩下的幾個二等高手中,司馬兄弟倚仗的不過是兄弟聯手,若論單打獨鬥,恐怕比起三等頂尖高手也厲害不了多少;謝雨辰則向來以自己馬首是瞻,自然也不會跟自己搶這個名額;剩下的就是那頭蠻牛趙三金,不過此次趙三金未來,隻要自己這次能立下功勞,那剩下的那個一等高手的位置就自然非自己莫屬了。

黃震知道謝雨辰曾在李成龍手下吃過虧,恐怕此時心有餘悸。而殷風自恃為“暗魂”第一高手,肯定也不會輕易出手。現在能動手的也就剩自己了,他眼見李成龍連鬥兩人,估計李成龍功力必有所損耗,憑借自己的本領說不定就能把他給拿下。

李成龍不知對方所想,但見對方恭敬,可心中明白對方來者不善,道:“不必客氣,請進招吧!”

黃震道:“好,恭敬不如從命,留神接招!”說完雙拳一晃,立即劈麵打來,李成龍一看,這黃震施展的既非高明的擒拿手法,亦非什麼厲害的拳法招數,隻不過是普普通通的北派長拳,不由得大為詫異,心道:“難道此人以為憑著這套普通的拳法就可以應付的了我不成?也太小覷我了吧!”

李成龍心念方動,黃震那碗口般粗大的拳頭已打了過來,李成龍橫劍一削,黃震雙拳一張,忽聽得“叮”的一聲,火星濺起。原來黃震並非狂妄,相反的卻是極工心計。他手中藏著一對極短的“判官筆”,事先並不說明,由得李成龍以為他是空拳對敵,有意激惱李成龍並令他輕敵。待到李成龍一劍削來,他雙拳一張,暗藏的“判官筆”突然伸出,恰恰頂著李成龍的劍脊。說時遲,那時快,他左筆一頂,右筆立移,趁著李成龍劍招用老,來不及撤回之際,驟下殺手,閃電般的判官筆便向李成龍下的“愈氣穴”點來,當真是陰毒之至,狠辣之極!

幸而李成龍是個膽大心細的人,他雖然不知道黃震掌中暗藏兵器,但見他隻是使出一套普普通通的北派長拳,早已起了疑心,因此並不如黃震所算,李成龍非但沒有輕敵,反而格外留神,第一招隻是虛晃一招,未曾用實。

就在那電光石火的刹那之間,兩人的身形都快到極點,黃震一筆點向李成龍脅下的“愈氣穴”,筆尖尚未沾到他的衣裳,陡然間隻見劍光一閃,李成龍的劍尖已指向黃震的小腹。這一招是攻敵之所必救,黃震隻得把“判官筆”偏斜一格,立時跳起,半攻半守,才化解了李成龍這一淩厲的劍招。旁人看來,但見兩條人影倏的分開,一個彎腰,一個跳起,卻不知道就在這一招之間,兩大高手都已使出了平生絕學,過了性命相搏的一招!

黃震這時方知李成龍的劍法果然非同小可,剛才兩場實是未曾使出全部本領,不覺暗暗膽寒。

說時遲,那時快,兩人一分又合,李成龍挽了一個劍花,“唰、唰、唰”,連環三劍,疾風暴雨般的狠狠攻來,使到疾處,但見劍光,不見人影,竟似有十幾口寶劍,從四麵八方攻來一般,劍氣縱橫,劍光飄瞥,將黃震的身形全都籠罩,旁邊觀戰之人,看得眼花繚亂,個個驚心。

黃震號稱“乾坤生死判”,乃是二等高手中的領軍人物,武功上確也有驚人的造詣。對於判官筆點穴,武學有雲:“一寸短,一寸險!”普通的“判官筆”是二尺八寸,但他這對“判官筆”隻有七寸長,實是短到無可再短,因此每一招都是欺身近搏,凶險萬分,不論哪一方稍稍應付不宜,都有性命立喪之虞。

李成龍一劍緊似一劍,眼看勝算越來越大,激戰中忽聽得“嚓”的一聲,黃震那對“判官筆”陡然間暴長七寸,原來他的判官筆共有四節,每一節長度七寸,一按機括,便可以一節一節的伸出來,全長仍是與普通的“判官筆”一樣。

高手比鬥,隻差毫厘,現在兩人在近身肉搏之際,黃震的“判官筆”暴長七寸,饒是李成龍本領再高,也難以閃開。隻聽得“嚓”的一聲,黃震的判官筆已紮破了李成龍的衣裳插入了他的小腹。旁觀的謝雨辰登時喝彩如雷。

可是彩聲未絕,黃震卻忽地“哎喲”一聲,斜躍出一丈開外,眾人先聞其聲,定睛看時,隻見黃震的肩頭上殷紅一片!

原來李成龍不但劍術精妙,內功亦已到了一流境界,當黃震的那支“判官筆”一紮破他的衣裳的時候,他吞胸吸腹,小腹陡然凹了三寸,“判官筆”的筆尖剛剛沾著他的皮肉,已然力盡,就差那麼一點點勁力未到,戳不進去。李成龍的劍法何等快捷,就趁對方已是強弩之末,來不及換力進招的瞬息之間,抓著時機,劍鋒一偏,削去的黃震肩上的一片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