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永遠都不是一個可以平靜的地方,以江湖為名,可能也正是印證了它與江河湖海一樣奔流間變化,絕不停頓。
時值大唐武德六年冬,臘月初四,天降瑞雪,“秦王”李世民之側妃呂氏生下一女,李世民甚為喜愛,可惜呂氏卻因難產而亡。李世民視幼女為其母生命之延續,故賜名李延,並由長孫氏代養。貞觀元年,李世民登基為帝,加封其為“瑞雪公主”。
“瑞雪公主”自幼活潑好動,不僅書畫詩詞一點即通,飛簷走壁、習武弄劍亦天賦過人,宮中尋常侍衛皆非其敵手。
年僅十三歲的李延曾問及自己的師傅,自己的武功什麼時候才能成為天下無敵,師傅笑道:“你的資質很好,功夫在皇宮中倒也還算說的過去,但若是出了宮,江湖高人隱沒,誰人又能說自己真的是天下無敵呢。”
“那我一定要去江湖看看!”在皇宮的屋頂上,小公主仰麵望星,稚氣水靈的眼眸層層疊疊都是向往。
師傅沒有說話,隻是望著這粉雕玉琢卻不安分的活潑娃娃,輕輕地拍了拍她的頭,隻當這是一時的童心戲言。
但誰又能想到,第二天,一封留書,一身輕衣,背著小包裹的公主,就在偷偷躍出宮牆時被抓獲了!
這個豆蔻年華的小公主,竟然差一點就成功了!
從此,大唐皇宮的戒備更加的森嚴,不僅要防刺客高手,更要防著這個三天兩頭就想著新法子偷溜出宮的“瑞雪公主”。
屢禁不止的這危險而又大膽的荒唐行為,讓“唐太宗”李世民有些後悔當初讓自己的這個女兒學武了。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在五個年頭的“出逃”與“反出逃”的無數次交鋒後,終於在某一天,宮中悄悄掀起了軒然大波,“瑞雪公主”偷溜出宮了!
江南城市從水一脈,繾綣風情溫軟潤澤。除了戰亂,這裏總是天下最安定富足的水鄉,而且江南也還是一個名俠劍客輩出的地方。
雪融春歸,雁回花開,處處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易釵而弁一襲白衣的李延牽著一匹神駿的“照夜玉獅子”,悠閑的漫步在小鎮的古道上。一路熱鬧繁華的景象讓這位從小身處在皇宮中的小公主處處感到新奇不已。
走到一間客棧門前停了下來,看看日頭,李延暗中盤算著也該是吃飯的時候了。
這時店小二連忙殷勤招呼:“客官裏麵請!”還順手牽過了李延手中的白馬。
正要進門,李延眼前人影一花,隻見一個小男孩猛衝過來,李延身懷武藝,下意識的一閃,但卻偏偏未能閃過,可李延畢竟是個練家子,這一下倒也沒把她撞倒,不過那小男孩卻摔倒在了地上。
李延連忙伸手將他拉起來,關切的問道:“小弟弟,你沒摔傷吧?”
小男孩大概十一二歲的樣子,穿著髒兮兮的衣服,但臉龐卻很幹淨,可卻長得確是一副尖嘴猴腮的樣子,一雙水汪汪的的眼睛望了望李延,搖了搖頭後就匆匆跑開了。
李延也並未在意,徑直的走進了客棧,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了下來,又點了幾樣精致的小菜。
剛出道的雛畢竟還是剛出道的雛,剛剛那男孩可不是一般的孩子,名叫孫福振,江湖人稱“靈手童子”,這號人物雖具“童子”之名,但卻有“大盜”之實,出道至今,走千家盜萬戶如同探囊取物。
怪也怪李延身配寶馬腰係名劍太過招搖,尤其是她那把劍,此劍名曰“金光”,劍身乃是由一塊天外奇鐵混合多種珍貴材料所鑄,長三尺六,淨重七斤二兩,暗合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數,吹毛斷發,削鐵如泥,劍鞘劍柄皆為紫金打造,上麵還鑲著七色寶石,名貴非凡。本來孫福振打算搶奪寶劍的,但剛才一撞之下發現李延的功夫猶在自己之上,也就放棄了這個念頭。但所謂賊不走空,孫福振雖不能奪她的劍,但卻趁機偷走了李延的荷包,而李延卻還渾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