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中庸》中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就是說,凡事都要有個計劃,學習當然也不例外。可以說,人生中最應該好好把握的時光就是青少年階段,因為處在這個階段正是學習的好時光,把握好了,對以後人生有特別大的幫助。所以好好學習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盲目地、一味地亂學。
學習計劃就是對時間進行科學的分配和使用,合理安排學習內容和活動。因為沒有計劃學習就理不出一個頭緒,就會打亂仗。可以說,製訂學習計劃是科學學習的重要一環。為此,青少年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學習計劃,學習要有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中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活動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學習內容比較豐富繁多,這本身就要求很強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這樣學習起來才有效率。
王強,某市中學的一名學生,做什麼事都帶有衝動勁,而且是“三分鍾熱度”。初三的下半學期是中考的最後一個衝刺階段。他的同桌劉斌是班裏的尖子生,每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在中考臨近之時,他也開始認真學習。每天他見同桌學什麼,他也跟著學什麼。劉斌讀英語,他也跟著讀英語;劉斌做數學題,他也跟著做數學題。學習還是憑著“衝動勁”,不踏實,沒有計劃。最後,每次的考試還是很差。
可他總覺得自己已經下工夫了,為什麼成績還是上不去呢?最後,他讓老師幫助分析原因。老師對他說道:“學習,是要有計劃的,不是憑著‘熱乎勁’的,踏實地坐下來學習才有效率,你應該給自己每天訂下一個學習計劃,然後按照計劃完成自己的目標,成績一定會有很大的改觀的。”
上麵的例子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沒有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想到哪兒學到哪兒,就會陷入主次不分,盲目學習,隨意忙亂,顧此失彼,浪費時間的窘境。所以,學習需要有明確的目的計劃,要科學利用時間,形成科學的、高效的利用時間的模式。有句話說得好,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有計劃地去做,就等同於成功。
下麵給青少年提供一個極為簡單而且容易操作的時間計劃表,可以幫助你科學地計劃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其實也就是那麼兩句話。
第一句,一定要學會自我提示:有計劃地做事就是成功的開始。
第二句,自我督促:計劃決定的事就要堅決完成!今日事今日畢。
其實,這兩句話主要是在說明,青少年應該對自己的時間做一個計劃,找出每天可以自主支配的時間,然後以分鍾計算,哪怕是幾分鍾也不放過。堅決不把時間用在毫無意義的事上。凡事隻要有計劃,就會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計劃,明確的目標,才能把事情辦好。
在一個小鎮上,一個做了十幾年生意的商人到後來竟然失敗了。當一位債主跑來向他要債的時候,這位可憐的商人正在思考他失敗的原因。
當商人向債主分析他失敗的原因的時候,債主就勸導他讓他再從頭做起。商人聽了有些生氣,很不解地問道:“為什麼再從頭做起?”
“是的,你應該把你目前經營的情況列在一張資產負債表上,好好清算一下,然後再從頭做起。”債主好意勸道。
“你的意思是要我把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項目詳細核算一下,列出一張表格嗎?是要把門麵、地板、桌椅、櫥櫃、窗戶都重新洗刷、油漆一下,重新開張嗎?”商人有些納悶。
“是的,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按你的計劃去辦事。”債主堅定地說道。
商人聽了,苦笑說道:“事實上,這些事情我很早就想做了,但是一直都沒有去做,也許你說的是對的。”
後來,他確實按債主的意思去做了,在晚年的時候,他的生意成功了!
對於一個做事沒有計劃、沒有條理的人,無論從事什麼都不可能取得成績。而事實上,做事有計劃對於一個人來說,不僅是一種做事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的做事態度,是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對於青少年來說,做事有計劃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青少年都有早晨起床找不到襪子、學習用品或者生活用品的現象,這便是做事缺乏計劃性和條理性的壞習慣。做事情缺乏條理、沒有計劃是青少年時期的一種自然反應。因此,做事有計劃對青少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青少年有條不紊地處理應該處理的事情而不會手忙腳亂,而且還提高了效率。做事沒有條理的人,他將無法很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也無法很好地進行學習和工作。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做事沒有條理、沒有計劃的人將會比其他人走得更辛苦。
英國作家狄更斯說:永遠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留到明天做,延宕是偷光陰的賊。作為青少年,在經曆了中學時代,就要步入高中這個重要的學習階段已經具有了較高水平的目的性、計劃性和較強的時間觀念。而實際情況表明,學生的學習目標越明確,計劃性越強,時間利用就越充分,學習效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