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第1章 一具屍體

“嘔……”

江曉身邊的刑警卷在角落裏,肚子裏的酸水絞著午飯一股腦湧了出來。沒消化的麵條癱軟在地上,夾著小粒蔥花。

8月16日,三十七度的高須市冷得人直打顫。

正式加入刑警隊兩年多,梁葉出的現場不在少數,隻是這麼刺激的還是第一次:“真是小刀剌屁股,開了眼了……”話還沒說完,梁葉心裏又是一陣翻江倒海,“水……給我點水。”梁葉的手顫顫悠悠地抬起,試圖在灼熱的空氣中抓到什麼。

午後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斑駁在江曉的白襯衫上:“一會兒勘察你別進去了,裏麵有我和師傅在就行,你和何樂去周邊走訪,看看有沒有目擊證人、監控之類的。”江曉帶著口罩,嘔吐的酸味還是撞了上來,夾雜著環境裏辣眼睛的臭味,形成一股很難用語言形容的味道。說著,江曉遞上了一瓶擰開瓶蓋的礦泉水。

梁葉雙手舉過頭頂,朝著江曉連連作揖:“大恩不言謝。”

陽光是最好的催化劑。植物生長、生物新陳代謝、人類發爛發臭都與之有關。案發現場距離梁葉嘔吐的地方大約有200米,江曉越是往門衛室靠近,氣味的層次就越清晰。

腐胺和屍胺撲鼻而來的同時,空氣中還夾雜著一股排泄物堆積的惡臭味,即便是屏住呼吸,濃烈的氨氣也會順著其餘的五官鑽進活人的身體裏,就狗皮膏藥一樣,黏在人身上好多天都去不掉。

接過勘察警員遞過來的防護裝備,江曉仔細穿戴檢查才敢進入案發現場。門衛室內的場景是視覺和嗅覺雙重震撼。江曉進入屋子的時候,鼓鼓囊囊的幽綠色巨人已經被法醫從懸掛的繩索上取下,四肢和關節因為膨脹變形,形成類似蓮藕之間的連接方式,或者說是新生嬰兒的手腳。

是的,更像了。屍體表皮滲出濃稠的液體,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新生兒身上的羊水。

負責處理屍體的法醫躡手躡腳,很怕打擾到“嬰兒”的酣夢。

“輕點,輕點,當心炸了。”現場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法醫指揮著。屍體膨脹到這個程度,稍有不慎眼球、舌頭、皮膚組織都會因為壓力膨脹脫離屍體。運氣不好的,還能遇到屍體在眼前爆裂。

“江曉,梁葉怎麼樣了。”從屋外走進來一個和江曉一樣,穿著防護服的男性。從體型和眼輪匝肌下垂的角度來看,這個人大約在五十多歲。

“還好,吐了三回,腿有點軟。我讓梁葉和何樂一會兒去周邊走訪調查,出現場還是有點為難他們了。”江曉如實回答。

“還是經驗不夠,梁葉這小子太莽撞了,沒做好心理準備就直愣愣地衝進來。”詹誌信說著用力喘了口氣,“現在的小年輕都怎麼了。”

三十七度的天氣,年輕人穿著防護服都會覺得喘不上氣,更別說是中老年人了。詹誌信沒說幾句話,聲音就低沉了下去:“有個事和你同步一下。報案人是市一中學高二三班的學生蔣時風。他家離學校很近,一般到學校比較早,所以就由他保管班級門鑰匙給同學開門。今天是返校日,蔣時風到早上7點到學校的時候味道就挺大的,再加上大門沒開,他就去找門衛許遊光,沒成想就看見了這檔子事。孩子嚇得不清,這會兒隊員正在安慰呢。”

江曉看著詹誌信手指的方向,不遠處的警車裏坐著幾個穿校服的孩子。警戒線外無恙無恙地圍滿了人,他們一邊捏著鼻子一邊伸頭墊腳往裏看。

詹誌信歎了口氣:“學生比咱們來得快,有好幾個學生都看見了。影響不小,學校後期估計還得安排心理疏導。”

“屍體腫成這樣,估計法醫科得要加班了。”江曉打量起四周。整間門衛室分為前後兩間房。前麵是崗亭,就是發現屍體的地方。後邊是一間十平方左右的休息室,不過與其說是休息室,倒不如說是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