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1 / 2)

這麼多墳,怎麼才花這麼點?”

周鬆見周青雲把這位當自己人,不藏私,掏出賬簿翻到這一頁,伸給他看。

周鬆接著算賬:“湘平縣的信到了,運糧的船後日到。長寧縣的第二批牲畜也在那一日,同誌縣的幹魚還在收,要晚幾日。”

“好。”

“沒見識”的黃大人又要問:“庫裏不是有糧嗎?日子還長著呢。”

有了錢就亂花,後邊怎麼辦?

任丙怕他誤會,搶著解釋:“早前答應給登記在冊的百姓補貼,去這些地方買,是怕把本地買空了,什麼都要漲。一家要不了多少,一斤幹魚、兩斤肉再加幾斤糧,百來錢就能搞定,臘月再發下去,窮人家的過年菜就有了。”

周鬆跟道:“冊上八百九十四戶,一城的百姓,一百兩就能辦完。”

聽著陣仗大,原來就一百兩的事,黃大人訝然。

周青雲自嘲道:“你看,收買人心,不需要花費多少。”

“不對,都要用到船來運糧了,怎麼可能隻這麼些?”

周鬆暗嫌:這人怎麼當的官?多半是家裏捧出來的,這嫩皮細肉……

“這隻是城裏的數,鄉間還有幾萬人口,都要扶助。”

周青雲給黃大人舀上一勺羊肉,接道:“光靠這些接濟,想要翻身立命,那是不可能的。等找著了礦洞,那裏需要人手。這事要從長計議……”

黃大人收了他的孝敬,笑道:“有話就直說,我幫你跟上邊說。”

“行!礦上死傷多,那是沒把人當人看,我沒挖過礦,想來也難。要是夜裏能趕工,至少要分作三班,三班輪作,再安排大夫跟著,有傷有病及時看,天氣不好就休養,這不跟在家做活是一樣的?要是夜裏停工,那就兩班輪作。不單是這裏,幾個縣都有尋不到生計的人,好好安排,先把人養活了。將來若是還有別的出路……”

後邊這句隻有黃大人聽得懂,通關不是小事,他沒辦法輕易做出承諾,於是埋頭吃肉,問:“這菜是誰煮的?”

周青雲叫一聲,雀兒出現在門口。他卻不說飯菜,隻說:“黃大人從京裏來,順路帶回幾個人,還帶來個消息,說是周家人犯太歲,一個接一個地染上怪病。”

房家大老爺、二老爺貪贓枉法獲罪,連累整個房家被查抄的消息,過幾日有公文到,隨之而來的,還有下令各地搜查管製寺廟、庵堂、道觀的聖旨。這些事會昭告天下,不好提早透漏,因此隻提周家的報應。

黃大人回頭瞧她。

雀兒在外磕完頭,無聲退下。

周青雲說:“她做事細致,幹幹淨淨。黃大人,好吃你就多吃點,食人間煙火,品人生滋味,美哉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