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傾對夏國此事有何想法?”
“皇上,理應速速派人前去將馨明公主救出。”
“此事已不用擔心,馨明與一眾士兵現已安全。倒是夏國的事情…?”
一雙眼睛將在場的人都掃視了個遍。
“理由派使臣前去夏國,詢問個清楚。”
“愛卿莫不是將此事當兒戲了吧?派使臣前去?當此事是個誤會嗎?那是公然的挑釁。我風國兵強馬壯,奈何他區區夏國攻克不得?”
剛才說話的大臣,嚇得不敢再言語半個。
“皇上,依臣之見,理應揮軍而上。是夏國不仁,而非我風國不義。天下大義,皆在我方。”
說話的是李太尉。他也曾是個將軍,如今聽到這樣的事情,內心的心似乎都在沸騰,似乎那片戰場就踏足在他的腳下一般。
“太尉此言差矣。興師動眾,會勞民傷財,有害於國之民生。且,一旦戰火撩起,則天地蒼茫大野之內,隻會哀嚎遍野。百姓飽受戰火的煎熬,這樣又豈是吾等所願見到的景象。”
底下讚成這種說法的人似乎不在少數。然而,趙顯煜卻是早已拿定了主意。
“此戰無可避免。夏國此舉,隻是給我風國來個下馬威而已。據朕所知,夏國早已勾結蠻族多時,意圖吞並我風國國土。我風國豈是任人宰割之輩?”
“皇上,臣願領兵而戰。”
趙顯煜似乎早已猜到了李太尉會這樣說。隻是在看了眼李太尉之後,說:“太尉一片為國之心,朕甚是了然。然,太尉年事已高,且久不在戰野,此事還是交由他人去吧。”
趙顯煜的話,無疑是將李太尉心頭的那盆火給澆了個熄滅,心中僅殘存著的那麼一點希望,在看到趙顯煜的眼睛時,也被吹得不見蹤影。
人都已經散了去,隻有李太尉還留在禦書房那裏。
知道李太尉有話要說,因此趙顯煜揮了揮手,讓布公公也出去了。
“國舅還有什麼事情嗎?”
聽到趙顯煜叫自己“國舅”,李太尉心中不知是何種感受,隻是覺得,心中有一股難言的痛楚在翻湧。
“皇上,為何不讓臣領兵?臣雖然年紀大了些,然而亦是老當益壯,並不比年輕人的身子骨差。臣雖久不在戰野,但是臣的心卻一直牽掛著那一片戰場,從未離開過。”
這樣的肺腑之言,李太尉的臉上都有些悲戚了。
“國舅,你說的朕都知道。”
“既然皇上知道,為何不成全臣?臣隻願戰死沙場,亦不願老死於家中!”
“你的赤膽忠肝,朕十分清楚。朕曾答應過柔妃,讓你安享晚年,朕豈能失信於她?”
確實曾答應過柔妃這樣的事情,但是,卻不完全是這個樣子。
“皇上!”
“好了,你且回去吧。”
轉過了身子背對著李太尉,李太尉隻能退出那個禦書房。
帶著滿心的遺憾,踽踽而行。
女兒啊,為父真是後悔啊,後悔當初拆散了你與易其啊。假如時間可以重來,假如世上後後悔藥,那麼為父絕對不會再對你與易其做這樣的事情了。
可是,時間可以重來嗎?世上真的有後悔藥嗎?
所以,剩下的,依舊是不可彌補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