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交卷(2 / 2)

殿試固然還會經過翰林學士的審閱,但最後的批準大權始終把握在趙匡啟的手中。他說你不行,你就是不行。

時間分分秒秒地過去,鐺,一聲鍾響,有太監尖聲叫道:“時間到,諸生坐定,放筆。”

其實這個時候,絕大部分的考生士子早就提前一點時間完成了答卷,正襟危坐著,小心吹幹紙上的筆墨。

時間到了,自有專人過來,逐一收取卷子過去給翰林學士那邊審閱。

當收取到葉君生這邊時,那官員見到他滿頭大汗,麵色蒼白,幾乎被嚇了一跳,心想:“這人是否生病了?看樣子還病得不輕。”

往屆之際,考生士子臨場生病之事也有發生,有些病得發昏,可依然堅持要上得殿來。

放下筆,葉君生閉上眼睛,隻覺得疲倦欲死,整副身心如同掉進了海裏,極為漂浮。

翰林學士組成的閱卷團,辦事效率很高。一方麵上得殿試的士子考生數目比之鄉試之際,少了許多;二來殿試的閱卷規則顯得比較寬鬆。一篇文章讀下來,是好是壞,是優是劣,甚是分明。讀完,寫評語,定分數。然後交差換著,程序很是嫻熟。

到了這個時候,肚子也餓了呀。

雖然考試期間,有送來些點心麵餅之類,分發給大家充饑,可畢竟不當正餐,衝不了數。

一個時辰後,第一階段的審核結果出來了。由大學士們甄選,按照分數劃分三甲。一一整理好,然後呈交給太子殿下,作最後的審批。

一般來說,這審批流程基本屬於走過場。首重的便是第一甲的前三名次排列,點誰為狀元,誰為探花。

點評的時候會叫士子考生的名字,然後其便要站立起來,讓皇帝過目。

這個過目,便是正式的麵試了。

所以到了這個環節,長得歪瓜裂棗之類的,是不可能被點進第一甲的。畢竟金榜題名,騎馬插花遊城,形象太嚇人,未免不雅。另外,性格太過於膽小,問一句話,吞吞吐吐半天放不出個屁的,也是不行。

科舉考試,招收天下人才,書呆子之流,往往沒有前途。

就見太子殿下高高坐在龍椅上麵,開始批閱。二甲三甲的文章,他看都沒有去看,直接就看第一甲的三份。先要看翰林學士的意見如何,也就是看單獨的評卷評語。

偌大的金鑾殿一片靜謐,氣氛緊迫,大家都在靜待太子的最後評準結果如何。有大臣忍不住,幹咳了一聲,頓時招惹到一片責備的目光。

“嘿嘿!”

忽然間,坐在龍椅上的太子殿下發出一陣冷笑。

眾臣子聽見,情不自禁便覺得脊背有寒意冒出。他們深知這冷笑聲對太子而言,代表著什麼。

“言簡意賅,鞭辟入裏,見解發人深省,有深意,可當狀元之才。嘿嘿,葉君生,就憑你,也能當狀元!”

說罷,一甩手,看都不看,就把葉君生的卷子文章丟了下來,如同在丟幾片廢紙垃圾。(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