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第二十六章 十誡(1 / 1)

“大王盛情邀請,民女本不該拒絕,但……”桃葉本想拒絕,不想再入牢籠,但,大王卻插了話進來。

“不過是邀你們一同北上遊玩而已,並沒有別的什麼意思,大好河山,孤也見不了幾次,這一輩子也不可能像孤的王弟一般戎馬生涯,見識大好河山,本來這一路也沒什麼人陪伴,好不容易找到你們兩個,還能跟孤暢談一番,看來現在也不能了……”大王越說越認真,桃葉是越聽越覺得傷感可憐,馬上嘴裏的話鋒便要轉向了,卻又被汪雨澤給搶過話去。

“大王!既然大王如此說,我覺得我們也應該隨同大王北上一遊,況且本來我們就是要北上的,跟大王一路還安全些,是吧,姐姐。”汪雨澤見大王話都說道這份上的,也不好再拒絕了,而且,能看出,大王是對姐姐有些感覺的,若大王當了自己的姐夫,想來也是不錯的。

“……是,是啊。”桃葉欣然同意,大王立馬變成了一副陽關燦爛的麵容。

“那,明日便啟程!”大王向左右吩咐道。

“明日?”汪雨澤沒想到這麼快。

桃葉同樣驚愕,“這麼急?”

“孤在此逗留的過久了,早些啟程,早些回去,還有很多政事等著孤回去處理。”大王此刻又變成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了,多了些憂鬱的氣質。

“是,那我們先回去收拾收拾,明早啟程。”桃葉告退。

“好,你們退下吧!來人,叫將軍過來。”大王吩咐道。

“是。”汪桃二人退下,不過片刻將軍便來了。

“王兄。”將軍行了個禮。

大王笑道:“不必拘禮,明日王兄便要離開這裏,回王都去了,還要留你在這裏替王兄守護這大好河山,辛苦你了!”

“王兄何必如此見外,雖然這比不上宮裏要艱苦許多,況且我又是……,但是為王兄效力,致死不渝。”將軍說道。

大王麵色沉重,他知道這些年她的不容易,男子都不願常年紮在這裏,更何況一個嬌滴滴的女孩子呢:“王兄並不是見外,隻是真的是覺得對不住你,隻要孤的政權穩固了,就一定會接你回來的。”

“多謝王兄,臣弟想要王兄的一個許諾。”將軍趁此機會說道。

大王好奇道:“什麼許諾?”

“現在,我還沒想好,隻想要一個諾,以後等我想起來了,再找吧,不管我說什麼,要什麼,王兄都不許攔著。”將軍笑道。

大王想了想,道:“好,孤準了。”

將軍自是萬分欣喜,道:“多謝王兄!”

第二日清早

大王一行便動身向北而進,將軍自是十裏相送,還是依依不舍送別了大王和汪桃二人。將軍自是傷感不已,又想到數日沒見緣謙了,連忙奔上山去,卻在寺廟中找不到他的身影,此刻她慌了,連忙找到主持,才知道,緣謙早已雲遊四方去了,而自己卻毫不知情。

記得那時,他曾說過: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記得那時,他曾說過,他懂她的心,刻骨銘心的懂,如今卻又這樣遁去了,悄無聲息的遁去了,隻剩下她獨自一人傷感在這世間。

“施主。”主持見將軍呆呆的,叫道。

“啊?”將軍愣了個神,回道。

主持又道:“老衲忽然想起,緣謙走時留了一封信給施主,請施主跟老衲去禪房拿。”

“真的?好!走吧!”將軍忽然知道有一封信留給自己,想來總可以從中得到一些他的音訊。

待得將軍拆開信,看見字跡工整,蒼勁有力的寫著一首詩,此詩名為十誡詩。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這封信,從她手中滑落,他不是不愛,而是不敢。不敢背叛他從小以來心中的信仰,不敢做出自己不敢做的事情,他是逃了,可他逃得過自己的內心嗎?自己從來不避諱自己心中的任何想法因為你逃不掉,還得被它折磨,不如順從自己的心做事,起碼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