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血球就是這樣忠誠地把氧氣運輸給人身體組織的各部位,再從各部位運送出代謝產物二氧化碳,所以我們說:紅血球是我們人體內不可缺少的運輸隊。
人是怎樣辨別出味道的
對於沒有吃過的東西,你總會說:我先嚐嚐看。嚐嚐就是辨別食品的味道。若是吃過的東西,你即使是閉上眼睛,不但能嚐出味道,而且還能辨出是什麼東西。
辨別味道,這是舌頭的功勞。舌頭為什麼能辨別得出味道來呢?因為,舌頭上長有味蕾。味蕾是味覺感受器,它分布在舌頭上的乳狀突起內以及舌的底麵和口腔內咽部、軟齶等處。
味營由兩種細胞組成,一種為味覺細胞,呈柱狀,位於味蕾中央;另一種為支持細胞,呈梭形,位於味營周圍部,味蕾的頂端有味孔通向口腔。支配味蕾的感覺神經末梢細支就包圍在味覺細胞上,像根電線一樣傳遞味覺細胞的興奮到大腦裏的味覺中樞。
味覺可分成酸、甜、苦、鹹四種,其它複雜的味覺都是這四種的混合。而且四種味覺在舌的各部位的敏感程度也有所不同:舌尖最敏感;舌的外側則最敏感;舌根最敏感;而最敏感的部位是舌尖和舌尖兩側的前半部分。
經過近代電生理研究認為,四種味覺並沒有專門的味覺細胞去感受,而是在中樞神經內把感覺綜合起來,就能產生多種多樣的複合感覺了。
人的聲音是怎樣發出來的
這個問題似乎很簡單其實並不那麼簡單。人的發聲足一個很複雜的過程。
人的發音器官主要是喉,而聲帶則是發音的主要部位。它是兩片帶狀的纖維質薄膜附在喉部的勺狀軟骨上出四塊肌肉組成的喉肌,各司其職地控製著聲帶的緊張和鬆弛以及聲門張開的大小。
當氣流流經聲門時,衝擊聲帶引起震動而發聲。如果你把手貼在脖子上喉的部位,發聲時,手會感到輕微的霞動,這是因為聲帶在簾動。
正常情況下,發音的條件是聲帶有一定的張力,聲帶込動正常,聲帶邊緣整齊,聲門能閉合。喉部發出的聲音是原音,經咽、舌、齒、唇等部位的休整及鼻腔、鼻竇、胸腔處的共鳴即產生了複雜的語言。
人聲音的聲調同年齡、性別有關。自出生至青春期,男女兒童的聲調差別不大;青春期後,男性喉的發育很快,喉的前後加長,聲帶較長且寬,因而聲調較低。女性聲帶較短窄,所以聲調較高。
處在青春期的同學,平時要注意保護好聲帶,否則聲帶受到破壞,會導致聲音嘶啞。吸煙、喝酒、咽部炎症,常導致喉部粘膜和聲帶充血、發生水腫,會使聲帶受損。
人為什麼要睡覺
如果有人告訴你: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聽起來,你或許會感到驚訝,但仔細一想,的確就是這麼一回事。剛生出的嬰兒幾乎每天要睡20個小時,即使成年後,每天也要睡7至8小時,到了老年也需要5至6小時。
當然,睡眠時間的長短,也是因人而有所差異。據說在11世紀末,有一個名叫塞繆爾希爾頓的英國人一覺竟睡了一個星期!恰恰相反,有一位名叫列奧彼德波林的美國對子每天隻需睡兩個小時,工作起來依然精神充沛。
不管睡眠時間長短如何,睡覺是不可缺少的行為。那麼,為什麼要睡覺呢?
科學家認為,睡覺有兩個功能:第一是消除體力的疲勞;第二是消除精神疲勞。在睡眠的最初幾小時內,大腦基底部的腦垂體會釋放出大量的生長激素,這種生長激素能促進體內蛋白質的代謝,進而促進體內組織的生長和修複。
有人曾做過睡眠剝奪實驗,發現剝奪睡眠,1小時以後,人會出現複視、耳鳴、皮膚針刺感並伴有輕度幻覺,若剝奪120小時後,人就會產生幻覺,嚴重的視聽出現障礙。可見,人不能沒有睡眠。
人什麼會口渴
最早最普遍的觀點是把口渴和口腔的不舒服感覺聯係起來。渴是一種極其複雜的生理現象,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人通過改變。身體液的容量和濃度就能控製渴的程度,如果增加細胞外液中溶質的濃度,例如,增加食鹽(氧化鈉)的攝入量,就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溶質具有滲透壓導致細胞脫水,大腦中的腦細胞能感覺到這種脫水、人就會產生渴感,需要去喝水,喝進水後體液得到稀釋,渴感就消失I0